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自由 第一篇:论自由论自由——从自由的定义与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来看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路径选择作者:陈舰平鉴古可以知今。回顾一下自由的定义与西方自由观与自由主义传统,对了解当代中国民主政治路径选择,具有借鉴作用。自由与自由主义理论,对民主政治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的学派决定着不同的行进方向与政制选择。论民主政治者,对此不可不知。在中国要走民主政治成为朝野共识之际,回顾一下自由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传统,便具有了现实意义。自由一词,在中外都由来已久。我所找到的资料,中国早在公元二世纪就引用了这个词。汉代的文字训诂大师、经学家郑康成是较早引用这个词的中国人。郑康成名字并重于世,他的名是玄。郑玄出生在127年,卒于200年,基本与罗马皇帝、写有《沉思录》的哲学家奥勒留生活在同期。奥勒留出生于120年,长郑玄七岁,但也比郑玄早死二十年。郑玄是在注解《礼经》中的《少仪》一句话“请见不请退”时,用了“去止不敢自由”六个字的。在汉语中,“自由”的意思,便是“出自己意,不受限制。”到了现代,青年毛泽东以诗人的豪迈写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词句,用的“自由”,也是“出自己意,不受限制”的本意,这词句是说,在秋天,万类生物在秋天的大自然中竞相以自己的意志展示着生命的形态,自由活动。自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老子的“使民有伯什之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便是对别人的生活自由不加侵犯与干扰,让百姓自由生活的“小国寡民”理想描述。庄子的自由观更是绝对的,“无所待”之境,达到彻底的自由。这种绝对自由的人,超越了一切束缚。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对民众的行为自由,干扰是较少的。除了个别年代皇帝搞大一统的信仰,如汉代皇帝接受董仲舒建议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个别皇帝的灭佛毁道,大多年代里,统治者是允许民众信仰自由的。唐代宗教形态,基督教(景教)与佛、道、儒、伊斯兰教并存不悖,清真寺保留到现在。中国统治者对民众的行为约束,一个是通过国家的成文法律,另一个是通过礼教形成行为规范,通过礼法这个由教育形成的自然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中国的政治统治与自由的关系。在西方,如前提到的奥勒留皇帝,他在哲学上属于斯多葛派,他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他说过这样的名言:“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是最伟大的”。但他同时也说了集体利益对个人自由的约束的必要性,“人应当服从整体的利益。”他写道“你可以看到,一个公民,经常所作的事情都是对其他的公民有利的,并且满足于国家指派给他的一切,这样他的生活就是愉快的。”(《沉思录》,X.6)(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五年版)但上面只是引子,要全面了解西方的自由观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传统,我们有必要对西方自由观与自由主义思想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自由,英文的基本表达是Freedom,从本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阻碍地行事。英国学者戴维•米勒将西方思想中的自由观念划归为三个传统。第一种是源于古希腊的共和主义的传统,主张自由人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自由政治共同体中的公民,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愿望。第二种是自由主义的传统,认为自由人就是可以依据自己的选择去生活而不受他人或权威限制或干涉的人,政府应保障公民自由,但也构成对自由的威胁。最后一种是唯心主义的传统,相信自由人就是克制内在的欲望和冲动按照理性行动的人,政治时常被当作人们过理性生活的手段。这种传统往往将政治导向强制和专断,甚至走向极权主义,所以受到了前两个传统的夹攻。(舰平笑,看来自由主义主张者不给别人以自由啊。党同伐异,这是中外皆然的学术思想界要定于一尊的。我捍卫你说话的同时,我也明确宣告,你的是错误的,得听我的。呵呵。)三个传统中,自由主义传统塑造的自由观以理论形态完整严密、实践威力广泛持久而在最近四个世纪中最具影响力。在自由主义者眼里,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绝对不受限制和阻碍的状态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自然状态下,个人还要受自然法约束,更不用说诸多自然或生理限制对人类的长久制约。人迈入社会状态后,各种社会性的限制接踵而至,毫无行动限制的社会也是不存在的,不同的社会只是在限制行为的类别和程度上有所不同。所以,现实中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对限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政治和社会性限制的合理性及限度的衡量。自由主义传统认为不受阻碍的行动(自由)就是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其核心是个人的选择权。除了极少数例外,它肯定每个人都具备理性的选择能力,由此也就否定了家长式的统治。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欲望的理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理智的欲望。”不过,欲望的满足并不能混同于自由。如以满足欲望为自由的标准,则是以行动的结果来确认自由的有无,自愿选择便遭到了否定与抛弃。自愿的行动并不保证欲望最终得到满足,但是强调自愿选择无疑会扩大选

努力****妙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