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歌鉴赏 练习题.docx / 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 练习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万字
约55页
0
5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 练习题.docx

诗歌鉴赏练习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练习题

第一篇:诗歌鉴赏练习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3)题。(8分)山亭夏日高骈①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③④②[注]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③别院:正宅边的小院。④簟(diàn):竹席。(1)从诗歌体裁看,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1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写夏日之景,高诗着眼“山亭”,苏诗着眼“别院”,虽然所写景物有同有异,但都写出了夏日的清静优美。B.两首诗都写到“树阴”,高诗的“浓”、苏诗的“满”等词语都从侧面突出了树木的葱绿繁茂,写出了树阴带来的阴凉。C.两首诗都写到“帘”,高诗写微风下“帘动”情状,在诗中以动衬静;苏诗写透过帘看到石榴花开的景象,突出花的明艳。D.两首诗都从不同感官角度写景,高诗从嗅觉角度写满架蔷薇的芳香,苏诗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3)两首诗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4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8.“垂死病中惊坐起”历来为人所称道,试赏析“惊坐起”的妙处。(5分)9.请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6分)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②,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③。【注】①这首诗是孟浩然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时所作。②建德:今属浙江,在桐庐江上游。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③海西头:即维扬,古扬州近海,故曰海西头。(1)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2分)(2)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历来深受好评,请作简要赏析。(4分)▲▲▲(3)诗人的“两行泪”因何而起?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2—24题。(10分)游终南山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22.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3分)▲23.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4分)▲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1)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诗歌颔联“乍见翻疑梦”和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中哪一句相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颈联营构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古诗文阅读(8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1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①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2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2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1.(1)七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歌鉴赏 练习题

文档大小:5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