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话题微写作 第一篇:话题微写作1.要想拥有朋友,你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2.首先最好加入些俱乐部并多参加活动以结识陌生人。3.其次,一旦有了朋友,要学会去关心他们。4.在任何时候不要忽视他们。5.最后但最重要的是,要和他们好好相处,并经常和他们交流。6.如今,英语变得越来越流行。我们应该利用每一个机会来学好英语。7.掌握单词的拼写是很重要的,我们还应该很流利地去读。8.只有当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之后,我们才能轻松地阅读。9.记一些语法及单词用法,慢慢地我们就会用英语来写文章了。10.事实上,要想学好英语,还要多加练习才行。11.我们的邻居老王,喜欢旅游而不愿意待在家里。12.上个月他说服我们和他一起去旅游。13.他很可靠,关注准备工作的每个细节。14.他选择了路线,找了交通工具并且制定了日程表。15.组织的这次旅游使我们很快乐。16.这座城市发生了地震。17.突然,好像到了世界末日。18.几秒钟之内城市被毁。19.管道裂开了,电也停了,大量建筑物化为废墟。20.人们有的受伤,有的被埋。21.在我看来,我叔叔是一位具有良好品质的人。22.在紧急情况下,他会保持镇静。23.有一次,他从大火中救了一名伤员。24.此外,他还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25.社区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慷慨行为,他被提升为社区主任。第二篇:微写作微写作”,搅活语文一池春水四川省特级教师李迪明明年北京高考语文将把一篇大作文变为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微写作”与大作文重新同台演戏,为应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搅活语文一池春水。据知情人士透露,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分值拟定为10分,字数将控制在200~300字;第二题为大作文,仍将沿用以往的出题方式,分值拟定为50分,字数在700字左右。增加“微写作”不是考查考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而是对考生组织句子的能力,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条理性的考查。根据命题方向,“微写作”文体多样,可以是议论性、说明性或描写性文章,也可以是应用文。对明年高考作文进行调整,也是为2016年高考语文总分值上调为180分作铺垫。当今时代,信息流动不断加快,快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微博、微信迅速崛起,“微写作”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兴趣性,作为一种题型,将其纳入高考本来无可厚非,但没必要夸大其意义。“微写作”,发端于微博,但古已有之。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文本,古代笔记、寓言、笑话,以及古典文论中大量的诗论、词论、曲论,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格言、谜语,都有微写作的影子。把“微写作”纳入考试,体现了写作的时代特色,有其实用性。但随着微博、微信的盛行,其碎片化、随意性、浮躁性,让人担忧。而堆砌辞藻,无病呻吟,易于预设,也值得命题者未雨绸缪。其实,高考一次考两篇作文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也无关乎教育公平,更不可能减轻学生负担。从1983年到1998年,中国高考一次考“一大一小”两篇作文或一次考一叙一议“两篇同大”作文的就有10来次。如,1983年考看图作文(漫画《挖井》)两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1992年考两篇作文:记叙文和议论各一篇(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各占25分。1995年考两篇作文(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①对话200字左右,20分;②评论不少于600字,40分。1998年考两篇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不少于600字,40分;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0字左右,20分。然而,从1983年到1998年,中国高考学生就没有感觉到一次考两篇作文比一次考一篇作文更公平,中国高考学生学语文的负担从来就没有因一次考两篇作文而减轻,反而更加沉重。倒是当时北京、上海的高考录取分数比甘肃、青海宁夏都低,教育不公非常凸出,后来搞各省区高考自主命题,就掩盖了这种不公平。1999年开始的15年,由一次考两篇作文变为一次考一篇作文,理由是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在又将一次考一篇作文变为一次考两篇作文,也说是减轻学生负担,其间的道理,却很难让人想明白。难道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就只能原地转圈?改来改去,又回到了“原点”!真正的“原点”应该在新中国成立时。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国高考。那时的语文可主要是考一篇作文哟,文科生加试一段文言文,也只是断句或翻译,很少涉及其他语文知识和能力。说起语文的学习负担,那些“过来人”都感觉特别轻松。现在的改革者们能不能在减少考试内容上动点脑筋,把高中考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减下来呢?笔者所真正担心的就在于,高考作文增加“微写作”会变成学生的“大负担”!“微写作”毕竟为高考命题找到了一种新的题型,但这种题型完全可以放到语言表达与运用中去考。高考一次考两篇作文,不值得北京以外的高考作文命题者模仿,因为这有可能增加考生

瀚玥****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