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3千字
约16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docx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

第一篇:读《差不多主义》有感读《差不多主义害死人》有感一篇几百字的小短文,从社会现象引申到作者的切身经历,引出质量、细节、执行力等企业管理理念,再到国家产业升级、民众幸福,作者娓娓道来,却针砭时弊,切中肯綮,引人深思。做企业,不论是做产品还是服务,在国人的理念里,也总会响起“质量重于泰山”等语句,但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往往因疏忽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造成次品多,就像文中所说:“中国工厂什么都有,就是出厂合格率上不去”,国人的习惯总是在差不多中失之毫厘,结果却谬以千里。胡适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用《差不多先生传》刻画了不少国人的这一陋习,时至今日,以质量求生存的中国企业,何以总是落实不下去、执行不了呢?从文化层面说,国人崇尚“差不多”。《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按照儒家的标准,待人接物,总要不偏不倚,调和折中才最好。于是乎从生活到工作,国人总以中庸为宝,“出头椽子先烂”,做人要中庸,做东西出产品,也遵循中庸。于是乎不注重细节,反正用不坏就行、吃不死就行、塌不了就行……总之,差不多就行,不善于、不屑于把产品做到极致。有句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推演,中庸的思想,如果不加修正,很可能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不是吗,崇尚中庸的国人,汲汲于自得之乐之时,没想到“蛮邦”、“化外”之民反而靠“精研其理”造出了领先世界的坚船利炮,再靠“之乎者也”、再靠“中不偏庸不易”,外国人也吓不跑吓不退,于是乎被李鸿章称为“三千未有之变局”的局面出现,若不是孙中山等先辈的毕生奉献,若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若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的努力拼搏,我们不知道会不会比非洲饥民过得好。时间已步入21世纪,尽管,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GDP也占到了世界第二,但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艰苦奋斗。如果仍靠“差不多”,我们的“神舟”也飞不上天,我们的“蛟龙”也潜不到深海。在先进理念引领下,国人中的佼佼者,已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浪潮中为我们争取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我们,怎能不勇立潮头,做适应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呢。当前,一部分改变观念、注重细节、实施现代管理的企业已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海尔、华为等企业员工已将质量、执行力、细节演练成习惯,我们的“差不多”还有多大市场呢?把身边小事做成“功夫”的吴如已经退休,能焊接注射器针头的张玮也已经60岁了,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作为代表***形象的年轻工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提升质量、不注重细节、不抛弃“差不多”呢?!第二篇:读《差不多先生》有感读《差不多先生》有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差不多先生》有感,欢迎大家分享。读《差不多先生》有感1读完《差不多先生传》后,我觉得他真是可悲又可笑。令人哭笑不得。笑过之后,觉得这篇文章有让人回味的地方。他照出了那些有“差不多”来掩饰自己错误的人的可悲可笑之处。一些小差错,虽然只不过是少了几秒,小了几斤,错了一个小数点,但绝不能用“差不多”来敷衍。我身边的“差不多”可真多!自己说,别人也说。其实,我感觉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差不多先生”。只不过我没有他那样严重罢了。有一次,我学会了一道“炸沙丁鱼”,想给大家露一手。沙丁鱼是要放盐的,我不小心放多了,自己却自言自语地说:“盐差不多就放这么多吧!”结果,一天晚上光让大家喝水。不光我自己是“差不多先生”,就连我的同学也是“差不多先生”。昨天,我在做六角虫,有一个地方不会做,就请一位同学帮忙。其实,他那个地方也不会。只听他喃喃自语地说:“就是这样,差不多是这样。”可是,第二天早上我的六角虫就散架了。还有一次,我妈妈帮我检查作业,她说:“差不多是这样吧!”结果,第二天我的作业本上有好几个“X”。“差不多”,有人把它挂在嘴边。可往往就是因为“差不多”,最后却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媒体曾经报道,一个工程队挖隧道,承包人将水泥柱改成了木桩,以为这样“差不多”,可不久,隧道塌了!不光死了人,还损失了几百万元。这个“差不多”换来了惨重的损失。“差不多”其实是差多了。“差不多”的思想不能要。如果你仍然把“差不多”挂在嘴边,那你必定要吃苦头的。作为一个国家,大家都“差不多”,那么,这个国家必定走向毁灭。读《差不多先生》有感2今天,我读了胡适先生写的《差不多先生》,觉得他实在太可笑了:红糖与白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读到这时,我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但我又想:我不也是这样吗?考试时,我把休息写成了体息。虽然不在意的时候看上去差不多,可是汉语里面根本就没有体息这个词呀。这个差不多是多么可笑,不可原谅的错误哟!还有一次,我把机场写成了鸡场。这是两个差别多么大的地方呀!一字之差,我把飞机赶进了鸡窝,把鸡赶上了天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差不多主义》有感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