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改革简介2 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简介2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2010年上半年提出在全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暑期开始先后到河南永威学校、山西现代双语学校、五阳矿中学、太谷二中、晋城星河学校、泽州一中等学校学习取经,特聘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长治二中原校长缑国禧先生、南洋学校首任校长高仰昆先生、长治二中原物理组组长景梅萍女士组成课改专家组,为南洋学校量身定做了以“问题导学”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课自主学习、课堂上小组展示、班级展示、质疑问难、老师点评、课堂测评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今年3月30日,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名专家张崇善莅临我校深入课堂进行调研,通过一线听课、课后研讨、复核认定等程序,我校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其“学生的个性特质得到充分张扬,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充分发掘;教师的引导方式彰显了以生为主,教师的教学策略凸显了以人为本”良好评价,赢得了壶关教育史上第一所由省教育学会命名挂牌的学校——《课题引领课改实验学校》。附“问题导学”模式主要环节:一自学: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这是“问题导学”的基点、重点、难点。二展示:学生小组展示是合作交流的小平台;学生班级展示是合作交流的大平台。三质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四点评:教师对学生班级展示进行点拨、评价。五检测:学生自我检测当堂学习的效果。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课改原则: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2.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基础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精英培育到教育无类,由填鸭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与反馈。做到预习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学生预习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4.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5.建立新的考评体系。以制度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要根据课改的内容要求,确定岗位职责,明确程序及要求,严格考核,公开评价,注重细节,全员监督。二、课改的组织领导1.建立学校的课改领导小组组长:金小河副组长:高学民杨学娅宋清亮王正斌组员:温春辉宋家庆徐励安国富赵百祥马荣丛培琴2.成立学校课改研究小组组长:金小河副组长:温春辉宋家庆组员:高学民徐励安国富赵百祥马荣苏斌牛志颖庄严于淼3.课改考核工作小组:组长:温春辉副组长:丛培琴组员:宋家庆徐励安国富赵百祥马荣三.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模式:10+30或10+35,既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自主活动时间30或35分钟;(二).组织形式:教师导演,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层次教学;(三).课堂模式1、划分学习小组:A、每个班级班额为45人左右;每个班级中编排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B、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导师)牵头,课任教师、学生参与意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C、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由具有组织学习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D、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2、互动合作,充满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随时指导,充分互动交流。3、当堂验收,每天解决。对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注意及时验收反馈,当堂验收,当天解决。(四).教学过程:预习、展示、反馈1.预习环节:(1)预习的主要任务: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初步达成学习目标。(2)预习的主要形式:小组内学生自学,互学,讨论,教师指导点拨。(3)预习的主要方法: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情况的了解,预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向学生提示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开始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和学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发挥小组、对子作用,共同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分头准备,完成预习笔记。

小宏****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