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监督征文 第一篇:财政监督征文《河南省财政监督办法》征文党风建设促监督当前,河南省正处于中原经济圈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越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这是总结国内外反腐败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不仅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担负着重要职责,而且在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财政部门的作风状况如何,是否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本系统乃至全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全体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为全市作出表率,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推向深入。当前,着力构建以坚持三大教育、提升三种意识、推进三项建设、强化三维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三”防护体系,不仅是加强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风清气正财政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坚持三大教育,夯实廉政建设防震桩坚持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保证。要坚持内容、形式、时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把教育作为廉政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渗透到人们的头脑当中。要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勤俭节约三大教育,夯实廉政建设防震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是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和加强学习教育,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列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面。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要敢于讲真话,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经得起各种考验。二是坚持党的宗旨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要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宗旨教育,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善于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主动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千方百计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坚持勤俭节约教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要切实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在艰苦奋斗上下功夫。财政干部有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作艰苦奋斗的典范。财政的钱是纳税人的钱,财政部门有责任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把关。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二、提升三种意识,熔炼廉政建设防腐剂思维是认识的先导,意识决定行动。加强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以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前提,着力提升财政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风险防范和为民服务三大意识,熔炼廉政建设防腐剂。一是提升廉洁从政意识。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广大财政系统党员干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为重点,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把广大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党章办事。要大力推进面向财政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财政干部切实做到牢记宗旨、廉洁从政、为民理财。二是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要引导每一位财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思想上高筑拒腐防变的大堤,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防止和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当前,要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到财政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首先,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查找漏洞,量化责任,加强监管。其次,要把握关键环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查找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责、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可能引发不廉洁、不作为行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三是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财政工作永无止境,为民服务亦永无止境。全体财政干部职工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表率。要在思想上理解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老师,从群众中了解实情、体察疾苦

Jo****6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