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要点 第一篇: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要点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第一章总论一、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二.道路的特点:(1)道路的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2)道路的经济特征:道路产品是固定在广阔地域上的线形建筑物,不能移动。道路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道路虽是物质产品,但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道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三、功能:(1)公路的功能: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运输、长途运输;(2)城市道路的功能:提供城市交通服务、构成城市结构布局的骨架…四、道路的分类与组成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国、省、县、乡级公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专用道路: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包括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形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1)线形组成:1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2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3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3、城市道路的组成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2、人行道;3、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4、交通安全设施:照明、标线、护栏等;5、排水设施:街沟、雨水口、窨井等;6、地下管线:电缆、煤气、给排水等;7、绿化带8、地铁、轻轨、高架桥等。五.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汽车专用,昼夜交通量25000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25000-55000)、六车道高速公路(45000-80000)、八车道高速公路(60000-100000))一级公路:控制出入,昼夜交通量15000以上(四车道一级公路(15000-30000)、六车道一级公路(25000-55000))二级公路:混合交通,5000~15000(双车道二级公路(5000-15000))三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6000(双车道三级公路(2000-6000))四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辆以下(双车道四级公路(2000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400以下))(2)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路基宽度、弯道半径、最大纵坡六.城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分级:快速路:为城市大交通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主要联系道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连接和集散功能,兼有服务功能;(设计年限15年)支路:局部交通,以服务为主。(设计年限10-15年)(2)各类道路按城市规模、交通量、地形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采用Ⅰ级,小城市采用Ⅲ。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公路路线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包括平、纵、横三个方面。第一节概述1.道路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2.选线原则:(1)平原区1地面起伏变化微小的地区。○2选线原则:以方向为主导,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避免长直线和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通过实地勘察,合理确定中间控制点。(应穿、应避、应趋就的地点)3纵断面应综合考虑桥涵、通道、交叉口等构造物的布局,合理确定路基高度;○(2)丘陵区:1介于平原和山岭之间的地形,具有岭低脊宽、山丘连绵、分水岭较多、垭口不高等特点;○2选线原则: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线形技术指标;微丘地形按平原区掌握,重丘地形按山岭区处理;○3重丘区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恰当掌握标准,提高线形质量○(3)山岭区:选线影响因素多,一般顺山沿河布设,必要时横越山岭。1)沿溪线:沿河岸布置的路线。要点:河岸的选择、线位的高低和跨河地点;1河岸选择:平坦的阳坡;○2跨河地点选择:桥位的确定;○3线位高低:低线为主,注意洪水位;○4特殊路段:①、②、③、④○2)越岭线:穿越山岭的路线。要点: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展线方案、纵坡设计。1垭口选择:标高低、两侧易展线;○2过岭标高:深挖过岭,并与隧道方案比较;○3展线方案:自然展线,困难时采用回头展线;○4纵坡设计:纵坡均匀、满足技术指标要求。○越岭线的布设与隧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隧道的优点:缩短路线、改善线形、保护环境。3)山脊线:大体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要点:控制垭口选择、侧坡的选择、垭口间的平均坡度。1控制垭口的选择

是你****辉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