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酒泉市肃州区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讨(精选多篇) 第一篇:酒泉市肃州区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讨酒泉市肃州区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讨甘肃电大亚盛集团分校杨志社[内容提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总体上达到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关键词]小康;建设;核心;农民;增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国家总体上对小康水平的战略部署,按照“十一五”规划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一、肃州区农村经济收入的特点1、发展蔬菜和经济作物制种。2007年达到9.12万亩,比去年增加1.63万亩,来自这部分的收入占到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左右;全区蔬菜作物面积达到15.86万亩(包括洋葱),比去年增加3.15万亩,来自这部分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左右。蔬菜及蔬菜制种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三成以上,成为肃州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结构调优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户均1亩万元田、户均劳务收入1万元的目标,大力实施农村“1+1”增收工程。全区以日光温室、食用菌、高效经作制种为主的“万元田”达到2.7万亩,以蔬菜、精细制种为主的“双千田”达到22万亩,以玉米制种、粮食作物为主的千元田减少到30万亩。3、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大力实施“万名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劳务输转向技能型、常年型和跨区域输出转变,输转质量不断提高,劳务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4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6.2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3.08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新亮点。4、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建成各类农家乐园185家,带动就业1500多人。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年实现收入2.8亿元。二、肃州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面临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肃州区在农民增收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且仅限于第一产业内部的数量型调整,区域优势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没有形成市场知名品牌,生产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四是农民自身的素质不能适应形式的需要,严重影响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五是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三、肃州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符合我区自然条件和消费需求的种养特色的区域经济。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家支农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扩大粮油、蔬菜、肉禽蛋等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小区,新增肉羊养肉牛养殖基地,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增加生猪存栏,加快出栏周转。扩种啤酒花种植面积,推广超高产棉花面积。(二)实现产业经营结构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绩好坏的关键。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和“市场+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同时要突破行业、所有制和行政区域限制,积极引导基层供销社、粮管所以及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以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和广大农民联合,组建多样化的农民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扩大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把培育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产业开放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放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调整农业结构奠定基础。三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和农产品质量,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率先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研究新产品,开放新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三

雨巷****碧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