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篇:集体备课教案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初稿)年级组:二年级备课人:武新梅教学内容:课本p23例4(1),p24例4(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学难点: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自从开学之后,我校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们二年级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二、自主探究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2、你能计算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二(2)班比二(1)班多得3面,二(1)班得12面。三、交流展示3、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二(3)班比二(1)班少4面,二(3)班得多少面?…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4、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四、同步练习1、做一做(1)学生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2、判断,同桌讨论,交流、反馈。3、综合练习学生独立做题,对答案,同桌互改,反馈。五、回顾梳理:今天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关于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实践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弄清谁多谁少,再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篇: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九年级组)课题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授课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3、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教学用具试管、药匙、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铁架台、集气瓶、木炭、铁丝、木条、砂纸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纯净的氧气,如何获得呢?新课讲解: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1](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燃烧?(2)向上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1)木条不复燃(2)木条复燃二氧化锰1、过氧化氢水+氧气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讨论: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次使用?备注(补充)[实验2]向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实验可重复多次,好象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小结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二有关催化剂:1、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3、催化剂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也可使之变慢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5、离开化学反应就不存在催化剂三、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1、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当它加热时能否产生氧气?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讨论]上述三个制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四、分解反应的概念分解反应就是一变多的反应。即AB+C四、总结反思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和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应注意它们间的异同点,记住各物质的化学符号。另外通过比较,得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一、用分解过

涵蓄****0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