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雨点教案 第一篇:雨点教案《雨点》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2、指导背诵教学难点:指导背诵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雨点)2、揭示课题:同学们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二、复习巩固1、复习生字,楼梯识字。(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2、复习词语(1)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3、自读课文,找出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4、带着问题再读课文:雨点落进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这些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三、精读课文(一)讲读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luò(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Shuìjiào(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2)指导读好第1句。(二)讲读第二句。1、指名读第二句。(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sàn出示词语:散步)读一读。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3、指导读好“散步”。4、指名读第2句。评议,再读。(三)讲读第三句。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3、评读。4、齐读第3句。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四)讲读第四句。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2、指名读。3、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Hǎiyángtiàoyuâ(出示词语:海洋跳跃)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5、齐读第4句话。四、指导朗读。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五、指导背诵1、看图讲故事2、回顾课文内容填空雨点雨点落进()里,在()里()。雨点落进()里,在()里()。雨点落进()里,在()里()。雨点落进()里,在()里()。3、雨点落进了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六、拓展练习1、想一想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雨点落在田地里,在田地里()。雨点落在花丛里,在花丛里()。雨点落在(),在()。2、说一说(联系昆明的旱情)假如我是一个小雨点,我要到()。七、课后作业雨点落到了好多好多的地方,你能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吗?八、板书设计2、雨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睡觉散步跳跃奔跑教后反思:1.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针对文章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在与文本的碰撞中学生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这样朗读课文,由我及物,学生和语言合二为一,进入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2.在《雨点》教学设计中,我进行了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它们又会干什么呢?“雨点落在花丛中,在花丛中跳舞;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雨点落在泥土里,在泥土里睡觉„„”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非常的丰富,思维方式很特别,他们编写得儿歌生动、形象,富有趣味。3.不足之处是:朗读指导不是很到位,学生读起来没有感情,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改进。第二篇:雨点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李河小学李秀玲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教学准备:生子卡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师:同学们,云妈妈有很多孩子,她的孩子是谁呢?(雨点儿或雨娃娃)2、板书课题:雨点儿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师范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二、整体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过渡:看!雨点儿这么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三、读文识字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2、引导学
骊英****bb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