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马克思材料题.docx / 文档详情
马克思材料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9万字
约55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材料题.docx

马克思材料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材料题

第一篇:马克思材料题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Ⅰ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下》)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王制》)材料Ⅱ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则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十六册)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材料Ⅲ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请回答:(1)材料Ⅰ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分别指出材料Ⅱ和材料Ⅲ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答案要点:(1)材料Ⅰ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的立场上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出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2)材料Ⅱ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Ⅲ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2.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Ⅰ有不少的哲学家是用观念去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材料Ⅱ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与感觉相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材料Ⅲ俄国哲学家波格丹诺夫则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请回答:(1)材料Ⅰ、Ⅱ、Ⅲ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2)材料Ⅲ的观点与材料Ⅰ和材料Ⅱ的观点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答案要点:(1)材料Ⅰ、Ⅱ、Ⅲ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都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的标准。(2)材料Ⅲ和材料Ⅰ、Ⅱ中的观点相比,强调了“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但实质上仍是主观真理论,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世界的范围之内,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际上,大多数人所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真理,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以下是有关唯心主义思想的哲学材料。材料Ⅰ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摘自《陆九渊集》)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摘自《传习录》)材料Ⅱ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秉此理,然后有性;必秉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使亦无天地。”(摘自《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材料Ⅲ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请回答:(1)简析材料Ⅰ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2)简析材料Ⅱ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3)谈谈你对于材料Ⅲ的理解。答案要点:(1)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朱熹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列宁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马克思材料题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