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驾驶员习惯性违章整治措施5篇 第一篇:驾驶员习惯性违章整治措施车管班驾驶员习惯性违章整治措施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现象是一种危害很大、严重威胁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行为。只有就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违章人员的心理及预防对策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避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现象发生。一、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现象的特点及危害驾驶员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的驾驶习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操作规程,长期反复发生的驾驶行为。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的具体表现(十大不安全行为):1、无证驾驶;1、超速行驶;3、酒后驾驶;4、疲劳驾驶;5、不系安全带;6、不遵守交通信号;7、争道抢行;8、超员、超载;9、带病行车;10、行车接打手机。驾驶员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有支配的心理定势;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往往是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自然的违章;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沿袭性和排它性,会出现盲目地仿效别人的行为。习惯性违章容易使驾驶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对交通安全事故失去警惕性,最终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危害到车辆及人员生命安全,有损于国家和公司的利益。二、习惯性违章驾驶员的心理浅析1、违章时的侥幸心理: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一次违章,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这种错觉,增加了人们的侥幸心理。如开快车,十次八次可能都不会出交通事故,这加重了司机的侥幸心理。结果才有“十次事故九次快”的经验之谈。交通部门统计表明,在交通事故中60%的人身伤亡是由超速或疲劳驾驶造成的。2、是违章时的取巧心理:驾驶员工作场所不固定,安全管理人员无法监管行车的全过程,一些驾驶员贪图方便,在行车过程中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违章时的逞能心理:个别驾驶员在行车途中不能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是靠想当然,自恃技高人胆大盲目驾驶,超速、强超、强会开英雄车造成交通事故。4、违章时的无知心理:如个别驾驶员缺乏相关的道路风险识别知识,作业场所的道路情况作不明,盲目进入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三、驾驶员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成因分析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的成因,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高度重视习惯性违章的预防措施,消除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长期实践和各类发生的交通事故来看,驾驶员的习惯性违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对潜在危险熟视无睹。驾驶员对违章运输作业中“看得见”的危险往往比较警惕、重视,但对潜伏危险的习惯性违章往往掉以轻心。他们往往对已发生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习惯性违章却容易忽视。2、是侥幸心理作祟。因为偶然违章没有造成什么恶果,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性违章。3、是“艺高人胆大”。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驾驶经验丰富,别人不敢违章,自己却敢。4、是误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错误地认为,不良的驾驶习惯只是个人的工作习惯和“风格”,算不上是违章。5、是粗枝大叶、不拘小节。认为对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没必要每次都顾及“细节”、“小事”。四、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整治措施严格执行安全考核制度,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1、行车期间接打电话,闲谈控制措施及考核办法:主要由乘车人员举报,情况属实考核责任人当月绩效10分。2、超速行驶控制措施及考核办法:两区内车辆限速20㎞/小时,厂区至福利区道路限速通勤车60㎞/小时,小车80㎞/小时,超速行驶每发现一次考核当月绩效10分。3、不系安全带控制措施及考核办法:主要由乘车人员举报,情况属实考核责任人当月绩效2分。4、要对驾驶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敢抓敢管,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驾驶员上。在处理驾驶员的习惯性违章现象时,要深刻剖析,从重处罚。坚决杜绝“十大驾车不安全行为”,使习惯性违章现象不至于蔓延。发挥安全管理人员作用,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要靠好的监督机制来保证执行,除了例行组织的交通安全检查外,车管班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到行车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驾驶员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把好安全检查第一道关口。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开好班组安全活动。1、搜集事故案例或安全事故教育光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通过多层次、周期性、制度化的安全教育,因势利导,形成强有力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2、每周一安全例会定期对驾驶员车辆自查记录进行检查,自查记录必须完整、及时、准确、全面,未按要求填写记录的驾驶员检查发现一次考核月度绩效2分。3、提高驾驶员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促进安全习惯的养成。加强安全基础教育,强化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驾驶员习惯性违章需要强有力的安全教育,以增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自觉性。应狠抓“认识”教育,“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不会到位。正确

斌斌****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