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一篇: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在学校、年级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备课组共三位成员,团结协作集团作战,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充分认识本届学生的现状,着力研究并突破性地解决学生的整体进步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推进,共同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整体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作出贡献。二、工作思路及目标组织协调好本备课组三位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相互学习交流、探索及研究。搞好本学期的教学过程考核,加强教研意识,选好研究课题,搞好集体备课,将常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三、工作重点1、加强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意识,明确学科地位。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知识的整体性,抓好知识的再练和整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编排,形成知识网络结构。3、组织好平时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工作。4、抓好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强化学法指导,规范解题格式。5、落实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明确以下内容:(1)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材的内容和安排等是否要进行调整,如何安排。(3)那些知识需要进行延伸和补充,有何建议。(4)教辅资料如何处理。6、认真做好“拔优补差”工作,将“拔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1)培优措施:①落实对象,使学生明确学科奋斗目标。②要求优生努力拓宽知识面,开拓解题思路。③帮助优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2)补缺措施①经常找差生谈心,帮助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习自信心。②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课堂提问,作业、试卷面批等的倾向性,多鼓励,多表扬。7、协调、配合教育教学处搞好过程评估考核,本备课组成员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备、教、改、辅、考等各项工作,做到对教研组负责。8、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好“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各位教师相互勉励,取长补短,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及心得或总结或论文的撰写。高一级化学备课组第二篇: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1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开学之初,总结上学期学生情况,并制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措施。同时熟悉教材,并认真做一些习题,达到有所准备和有所储备。新学期开始,继续钻研教材和体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并逐步了解、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书本、备学生、备实际,并制定本期教学计划。1、分析教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本学期教学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必修1专题4-《硫和氮可持续发展》,必修2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重点是硫酸、硝酸的性质,元素周期表,原电池和电解池。难点是化学键、原电池。2、分析学生受新课改影响,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问题,学生的知识水平中等,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还欠端正,需要培养和引导;除个别同学不听外,上课纪律较好。但上学期下来,部分同学成绩好坏相差很大,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积极作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努力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利用集体备课小组发挥的作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研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最佳教学方法。明确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3、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利用每周化学活动课进行,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物质的量的`综合训练、溶液浓度的计算、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酸碱性质的扩大应用、社会化学简述等;鼓励学生除做好课堂分组实验外、积极做好“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基础现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他们的视野。附:教学计划安排表周次、日期、内容、周末作业、负责人1、2.16~2.2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2、2.23~2.28、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氮肥的生产和使用3、3.2~3.7、硝酸的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1)4、3.9~3.14、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1

绮兰****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