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五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4万字
约76页
0
6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五篇).docx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五篇)

第一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高学等学校教理学习笔记之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系统。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2、学习迁移概括的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基础,或者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现象都属于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3、遗忘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面。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4、过度学习指的是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5、自我意识(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个人对于自己这个主体的认识和理解,是对自己的动作或行为所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组织、调节与控制。)它使自己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从形式上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6、人格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角色对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7、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8、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9、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10、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11、模仿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的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12、集体凝聚力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集体凝聚力对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简答题1、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于什么原因?(一)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二)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三)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2、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人体主义心理学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其代表人物马斯洛(A.H.Maslow,1970)。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在上述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还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作为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前四类缺失性需要不同,它属于成长性需要。其特别在于他的永不满足。也就是说,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不仅不随其满足而降低,相反,会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因此,个体所追求的成长性目标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习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实满足而引起的。如,家境贫寒使得学生温饱得不到满足;父母离异使得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等。3、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机动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一、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三、认知技能与策略四、定势的作用2、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内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认知结构的第一个重要性是他掌握的知识的概括水平和包容范围。概括程度越高和包容范围越广的知识,越有助于同化新的知识,也就越有助于迁移。第二个变量涉及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指在学习新的任务前,他的原有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异同是否能清晰分辨。第三个变量是它的巩固性。原有的认中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倘若在利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五篇)

文档大小:6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