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9万字
约58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改革开放.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改革开放

第一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改革开放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2、内容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附: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考点2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2、失败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二、戊戌变法(1898年)1、背景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4、局限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5、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6、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8、意义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②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内容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考点4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一、俄国1861年改革1、背景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2、内容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3、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意义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内因: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