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鲁迅眼里的美.docx / 文档详情
鲁迅眼里的美.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9千字
约17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眼里的美.docx

鲁迅眼里的美.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眼里的美

第一篇:鲁迅眼里的美“鲁迅眼里的美”时间:2010-04-02地点:二教105主讲人:孙郁4月2日晚7点,北京大学法学院“品味人文·聚焦社会”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二场。这次,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来到北京大学,为同学们做题为“鲁迅眼里的美”的演讲。“鲁迅喜爱充满生命张力的美术作品,对于恬淡的、静美的东西,他是排斥的。”孙郁先生从不久前的日本琉球之行讲起,那里有很多鲁迅的粉丝——由于琉球曾在二战中受到很大创伤,人们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民族氛围之中,这和鲁迅长期生活的专制制度是相同的,所以他们更能理解鲁迅的审美角度。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深谙世间的疾苦和惨淡,他选择面对社会现实的残酷,而没有逃避。反映在美学上,就是热衷那些直面残酷现实、不回避、喊出生命最强音的作品。比如印象派的塞尚、梵高,罗丹的雕塑,还有来自民间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的、表现出原始生命野性的作品。他喜欢中国汉代画像砖,收藏了上千件的南阳汉画像,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一种阳刚之气和质朴的力量感。鲁迅还喜欢忧郁的美。对比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家,鲁迅的作品给人感觉明显的灰暗,甚至有人认为鲁迅的美学观是“病态的”。孙郁先生说,这是因为鲁迅面对社会心理充满绝望和迷茫,他不知道路应该怎样走,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可他又希望从失败和悲哀中走出,因此他在绝望中呐喊。正如孙郁先生曾在书中写道的:“鲁迅就是这样第二篇:我眼里的鲁迅我眼里的鲁迅初次与鲁迅邂逅,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也就是看见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的时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生命里有了鲁迅这个词。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断断续续的会出现一些他文章,于是我们开始被动的去读他的文章。读他的文章,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的语病,一点也不通,实在无法阅读。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不愿意去读他的文章的,更谈不上喜欢他的文章了。但是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因为它是课本课文,必须要学习的,也就要读懂鲁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想法,传递什么思想。很不幸的是我们很难读懂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就一段一句一词的给我们讲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下开始慢慢对他有所认识了。而后,由于强烈的好奇,我尝试去读一些其他的作品,去读他的《野草》、去读他的《朝花夕拾》、去读他的一些杂文,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对他有了些认识。到了大学,选了孙晓忠老师的《鲁迅与当代中国》,通过孙老师对鲁迅的一些分析之后,就更增加了我想要深入去了解鲁迅的想法。还记得,曾经的我,迷恋巴金那过人的真挚,屠格涅夫那精致的忧伤,冰心那欲语又停留的柔婉,三毛那浪迹天涯的寂寞,席慕容那韵随情发的优美,普希金那夺人心魂的热烈。然而现在,我却喜欢上了以前并不了解的鲁迅,因为他优美的散文,因为他尖锐的杂文,因为他幽默的语言,也因为他的良知,也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的孤独。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看过了事态的苍凉,读过了事件的辛酸,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每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会产生一大批英雄,都会有一大批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而鲁迅就是那个时候的英雄,他就是那个关注百姓的人,就是那个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人。对于那个遭受列强瓜分、封建统治还未褪去的年代,鲁迅认为是因为是国人身体上的弱,才会让列强欺压。所以他决定想通过医学强壮国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于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他弃医从文,拿起了他的笔,用文字去揭露丑陋的社会,用文字去唤醒麻木灵魂。鲁迅从以“鲁迅”为笔名写下中一篇白话文小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鲁迅眼里的美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