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鸡兔同笼教案 第一篇:鸡兔同笼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了解假设法(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增强逻辑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假设法(画图),能运用假设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画图),能运用假设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四、教学用具1、平板电脑。2、电教平台五、课前准备1、观看微课《画图解鸡兔同笼问题》2、完成导学案。六、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除了大家,又有这么多老师,你们心里会紧张吗?生:会。师: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谜语1谜语2顶上红冠戴,红红眼睛白白毛,身披五彩衣,长长耳朵短尾巴,能测天亮时,身披一件白皮袄,呼得众人醒。走起路来轻轻跳。(猜一动物)(猜一动物)出示谜语1、生猜(公鸡)出示谜语2、生猜(兔子)师评价:你们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啊。师: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异同点?生:鸡有两条腿,兔子有四条腿。生:鸡和兔子都只有一个头、一个身子。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两种小动物是相当的熟悉呀!今天的思维是相当的活跃呀!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数学之旅吧!(上课)(可以在课前热身)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分钟)师:同学们,刚才猜的两种可爱的小动物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与它们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并板书:鸡兔同笼)师: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趣题之一,一直令无数人津津乐道,也令无数人冥思苦想。它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提到孙子,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名扬中外的的作者,他的军事才能令后人无限敬仰,但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同样很突出。今天的鸡兔同笼问题就与他有关。话说有一天,孙子到他的朋友家里去喝酒,他的朋友知道孙子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数学家了,就想出道难题刁难他,回头一看,正巧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于是就出了这样一道题。二)探究新知1、化繁为简(5分钟)(1)课件出示情景图及题(多媒体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道数学题?评价:你的语文水平真高!(课件出示译题。)师:你们能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鸡兔共35个头,鸡兔共有96条腿。师:那么题中还隐藏了什么已知条件?生: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评价:不错,你有一双非常锐利的眼睛。师:已知条件找到了,你们能很快解决这道题吗?生:沉默或回答不能师:是啊,数字大了很难解决,那我们就化繁为简,把数字改小些试试看。(1)呈现导学案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个题目在电脑上显示)(2)分析条件:师:让我们再来梳理一下,题目已知的条件是?生齐:条件有⑴鸡和兔共8只。⑵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⑶鸡有2条腿。⑷兔有4条腿。师:所求的问题是?生齐:求的问题是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师:有没有觉得这道题目很熟悉啊,没错这就是你们看完微课小视频后要完成的练习。这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解题方法?有谁看懂了能跟大家解释一下吗?2、探究假设法(10分钟)(1)呈现结果,分析解法。(课件出示解法,画图也显示出来)生:算式的意思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每只鸡有2条腿,所以2×8=16,(条)多出来了26—16=10(条),兔子比鸡多了4—2=2(条),把兔子的腿算少了10÷2=5(只),所以兔子有5只,鸡就8—5=3(只)【这里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讲清楚思路,充分理每个算式的含义】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问问他们吗?追问:老师想知道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生:把兔算成了鸡。师:哦,把兔算成了鸡腿就少了,所以要把鸡换成兔。那为什么要换5只呢?生:因为每换一只会增加2条腿,要增加10条腿就需要换5只。师:对。10里面有5个2。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师:4—2=2这一步中已知2,求出2,不是多此一举吗?生:不是。因为4-2=2表示的是多出的腿,与鸡有2条腿不一样。师:哦,同是2,意义不一样,所以这一步不能省,明白了吗?3、假设法的简单应用。师:我们刚才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求得了答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谁看得懂呢?生:能(让一个学生出来画图并完成)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己先独立完成,完成之后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将题目在学生的平台上显示,并完成。)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展示)。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这位同学做得多好,说得多棒。让我们夸夸他。【意图】学生借助画图探究假设法,把抽象的逻辑思维问

努力****梓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