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docx / 文档详情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6千字
约18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docx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

摘要:作为中国文坛中最为不屈的战士,鲁迅的文学观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本文旨在梳理总结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在这个期间,留学日本的鲁迅受到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的影响,结合自身,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鲁迅既继承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诗学,又破旧立新,呼吁艺术真实和艺术美感,提出了独具见解的“艺术功利”观。通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一系列作品,鲁迅发出了作为摩罗诗人的呐喊,为日后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关键字:鲁迅;文艺观;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一从民国七年,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到民国二十五年留下未完成的《死魂灵》译稿逝世,在这十八年间,鲁迅至始至终以战斗者的身份,置身于中国文坛的中心位置,作为一个孤独的战士,直到逝世。“鲁迅度过十八年文坛生活,就时间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近代文学的全史。”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鲁迅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两次明显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将鲁迅的思想历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从一九0二年到一九一八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初期阶段;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七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中期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后期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时期,鲁迅曾受到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如果说在初期阶段,鲁迅主要通过阅读日文著作,接受德国古典美学的薰染;那么在中、后期,他所受的影响则直接来自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美学观。鲁迅美学思想从初期到中、后期的发展,是由革命民主主义文艺观递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过程。一九二七年以后,鲁迅完全是以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之上了。本文主要对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做一个分析与梳理。1906年放弃学医一直到1909年的三年,是鲁迅日本留学生活中收获最多的一个时期。他接受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通过日本的翻译文学吸收了很多欧洲近代文学。鲁迅积极创办《新生》杂志,虽然等待他的是流产的结局,但是为这本杂志创刊所准备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按鲁迅编辑《坟》的顺序)等文章却没有跟着杂志一起销声匿迹,而是陆续发表在了留学生杂志上。“这些文章是鲁迅的文学原论,也是他青年时期思想的集成”。按鲁迅这样排序,这四篇论文可“层层推进,自成一个整体。”郜元宝:《鲁迅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人之历史》显示了鲁迅早期关注的问题核心是“人”;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在对“科学”历史探讨中揭示了“人之历史”的决定因素是人之精神;《文化偏至论》警告国人,我们所推崇的西方发生了严重的偏至,所幸有“新神思宗”的“重个人”思想才得以矫正。紧随其后的《摩罗诗力说》指出要想“剖物质而张灵性,任个人而排众数”,文艺作为“人的心声”,是一切精神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其中,《摩罗诗力说》这篇文章在俄国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诗人中间找到了英国被称为摩罗派诗人拜伦的谱系,其内容超出所谓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诗论,是鲁迅文学的出发点。北冈正子(日本):《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摩罗诗力说》标志着鲁迅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总体上具有浪漫主义诗学的特征。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二《摩罗诗力说》是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以拜伦为代表的欧洲浪漫主义诗派的论文。文中鲁迅对“精神界之战士”的呼唤也可以说是鲁迅的第一声呐喊。鲁迅通过对拜伦、雪莱等“恶魔诗人”及他们作品的介绍,旨在宣扬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反抗精神。开篇鲁迅便引用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一段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尼采对鲁迅的影响,可谓深矣。《摩罗诗力说》处处显示了尼采式的激情,蔑视世俗传统、呼唤精神战士构成了这篇论文的主旋律。鲁迅认为,中国向来缺少敢说敢做的“超人”式的英雄。当一个民族在怀古中不思进取,失去自我更新能力时,就需要一些不拘旧俗的“摩罗”诗人出现。全文共有九个部分。第一部分里,鲁迅借史来说明如天竺等古老民族“灿烂于古”却“萧瑟于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保守、静止、倒退的世界观。他在第二部分里说到所谓和平这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发出反抗之声,才能生存。而诗人,正是这“撄人心者也”。鲁迅在第三部分里开始谈到艺术的本质以及文学的任务和作用。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使观听之人,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