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10-08
约1.4万字
约18页
0
1.6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四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下列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的是()
A.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	B.等级区别明显的墓葬
C.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	D.独具特色的玉器制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种植在其它地区也出现过,甚至币良渚遗址更早,因此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的说法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社会出现的标志如暴力机器的出现、城邦和礼制的出现、等级区别明显的墓葬及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等,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

A.标志着周天子世袭特权确立	B.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	D.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图文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在结构上相同,只是商朝的外服是“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而西周变成了分封的诸侯国,这说明分封制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D项正确;夏朝时期天子世袭特权已经确立,A项错误;分封制下周天子没有直接控制地方,B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C项错误。故选D项。
3.阅读如图,解读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图中所示土地不能随意买卖②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的土地
③这一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紧密④商鞅变法之时废除了这一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示中的田地分布和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所示为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都是归周王所有,所以不能够随意买卖,①正确;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归周王所有,而不是实际上占有,②不正确;井田制的实行与分封制关系密切,③正确;商鞅变法时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④正确。综上所述可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4.西汉学者刘向写道:“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刘向描述的是()
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B.各国纷纷开展变法
C.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D.秦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田氏代齐、六卿分晋,兼并战争不断,敌侔争权,反映了战国时期由兼并战争而产生的混战局面,C项正确;春秋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而材料叙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各国纷纷开展变法,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C项。
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派别是()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体现了小生产者的主张,即举贤不局限于社会身份地位,这是墨家学说中的任人唯贤的尚贤主张,C项正确;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排除A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道家代表的是奴隶主旧贵族,排除B、D项。故选C项。
6.商鞅变法时期,秦国颁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推行这一举措的生产力基础是()
A个体劳作方式普及	B.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	D.土地私有制度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儿子,成年后,必须分财别居,自立门户,否则要加倍征收其户口税,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推广,生产力进步,形成小农经济模式,B项正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大小:1.6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