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独立列式:145×12=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二、巩固练习1、课本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2、练习七第3题。164×32=54×145=254×36=217×83=43×139=328×25=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3、练习七第2、4题。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三、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笔算乘法的练习教学内容:第50-52页练习七的2、4、5、8-11题。教学目标: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2、正确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笔算题:134×16246×34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让学生说说笔算过程。2、口算:14×725×3160×523×10060×7021×30018×50二、练习1、出示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114×59=6726(分钟)114×5960×24×5=72007200>6726★问:59114×114和×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59×114学生比较后得出:114×59笔算时比较简便。1、练习:完成4、5题。学生练习(两人板演)。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三、作业:练习十三8-11题。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53例2及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2、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二、质疑与小结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三、知识反馈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360×25360×252、比较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四、巩固练习1、练习八:1、2、3、4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五、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内容:P54例3及练习八5-9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2、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哲妍****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