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71、【查阅资料】(1)液化石油气是一种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的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时还可生成CO.(2)CO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不反应.【提出假设】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产物可能是:①CO2和H2O;②CO和H2O;③.【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下列装置验证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产物.(1)装置C的作用是.(2)如果假设①成立,实验现象为;如果假设③成立,实验现象为.【反馈交流】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在安装使用时应注意.2、据图回答:(1)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节约用水.(1)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3)比较图1和图2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4)水参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为:.4、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杂:除去CO中的CO2气体,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2)干燥:干燥CO2气体,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3)集气: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集气瓶内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端通入;(4)测量气体体积: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端通人(填“a’’或“b”);装置内应盛的是______;(5)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即在装置中盛半瓶蒸馏水,______端接供给氧气的氧气瓶(填“a”或“b”),以观察输出氧气的快慢.5、同学们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对反应后的气体成分产生了疑问,某学习小组对该反应产物中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猜想〕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③气体产物〔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现象与分析〕现象结论如果装置B,装置C无现象则猜想①成立如果装置B无现象,装置C则猜想②成立如果装置B,装置C则猜想③成立〔结论〕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③成立,同学们的疑问是合理的.〔反思〕(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单质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如图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极;(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气;B试管里产生气;B试管里的气体用来检验;(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4)用①水分子②氢分子③氧分子④氢原子⑤氧原子⑥氢元素⑦氧元素⑧分子⑨原子⑩元素填空(以下各空用序号填写)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实验证明:①水是由和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5)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是:.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食盐.脱氧的原理比较复杂,其中的有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1)Fe(OH)2读作;此反应类型(填“是”或“不是”)化合反应.(2)某同学取一包脱氧剂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①操作Ⅰ的名称是.②固体乙在净水中用作.③溶液丙中主要含有(写化学式).④气体甲是(写化学式),检验气体甲的方法:.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