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策略的反思.docx 立即下载
2023-12-09
约4.2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探索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策略的反思.docx

探索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策略的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4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索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策略的反思01设计思路从课标的核心内容来讲,本单元涉及较多的事件,需要一个核心概念的进行统整。单元的标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内容基本线索围绕一个“新”字,即:新的革命性质、新的领导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根据《纲要》教材编排,宏观而言,本单元处于近现代史承前启后的地位,之前的第五、第六单元是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侵略与救亡,之后的第九、第十单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本单元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阶段。中观而言,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和胜利的逻辑展开。微观而言,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和国民革命从新的领导力量、新型政党和新型依靠力量三方面揭开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工农武装割据和长征经过探索、调整,找到正确的民主革命的新道路。抗日战争从国内革命转向民族革命,凸显中共的中流砥柱,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开全新的局面。最后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赢得完全的民族独立与解放,体现民主革命的新成果。张海鹏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沉沦”与“上升”诸问题》等论文及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有以下主要观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沉沦与上升接替的元宝形结构或U字型路线,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要是“沉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往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渐渐走出谷底,随着新的社会精英民族意识的日渐觉醒,社会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影响着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要是“上升”。按张先生的这一解释模式,可以看到上升阶段的主体正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以上考量,本人确定本大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阶段性地呈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具体内涵如下:旧民主革命的政治救亡、经济发展和思想启蒙孕育了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型政党的兴起。在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的探索中,经过顿挫和调整,中国共产党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继续发展;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磨砺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熟并赢得最终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唤醒民众、整顿基层社会,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奋斗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本课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如何彰显它的伟大?那必然要从其历史意义上着手。而本课的课标也是如此要求的:“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如此,本人基本锁定了这节课的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做出努力。其他的基本史实,都高一提及过,如五四运动的背景及过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国共双方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等等都可一笔带过,关键在于把教材的内容挑选出来为主线服务。那本节课的主线是什么呢?自从使用新教材后,本人一直都通过观看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实录来思考这些老师是如何组织教学语言、把控课堂节奏、紧扣课程标准、凸显核心素养的,越来越发现这些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线突出,紧紧围绕主线展开,甚至打破教材的叙述框架。有了主线,这堂课就不会显得凌乱,学生也很难分心了,因为把握了核心,整堂课在思想上有一定深度,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突出主线就显得尤为重要。02寻找史料确定好目标和主线,开始寻找史料。史料的寻找,耗去了大半时间。优先考虑的是教材和教师用书上的史料和解读。新教材虽说是史纲,但是正文以外的史料补充毫不吝啬,这给了本人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必拘泥于教材正文的叙述,关键是如何利用它们。史料的运用主要体现了两个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课标的要求都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实现。比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此处强调“历史意义”,那就是要站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全局上来考量,这种纵向的对比,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后对比。五四运动突出的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是过去不曾有的。这些历史意义在教材中已经说明,关键是如何去理解它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探索高三一轮大单元复习策略的反思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