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概念教学设计的三个框架大概念在课堂教学乃至核心素养培育上,都是当前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知识“少而精”的渴求,也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标志。对此,不少学者围绕大概念的理论内涵、价值定位及表现形式,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论述;也有研究致力于大概念的模式引介和经验归纳。这些研究对大概念的不同面向展开了丰富描绘,加深了人们对大概念的整体把握。不过,既有研究侧重于对大概念的理论讨论,而对与大概念教学相涉的实践问题则着墨不多。为此,本文试图对教学实践中所关切的大概念的分类、提取及建构活动进行探讨,从而勾勒出大概念教学设计的三个框架。01分类框架:大概念的类型与层次分类学所要揭示的是大概念的横向分类与纵向分层的问题。由于大概念既存在共时条件下的异质性,也存在历时条件下的连续性,为此大概念可在横向上划为常理型、学理型和哲理型三种类型;在纵向上分为常理层、学理层和哲理层三个层次。(一)横向分类:常理型、学理型和哲理型的共时结构所谓“常理型”大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一贯起作用的经验、常识或道理。这类大概念往往是基于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感知为主,其表达形式也多具感性。如,语文学科中的“家和万事兴”,物理学科中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常理型”大概念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基于日常生活,随岁月积累而来;二是表达言简意赅,内涵意味深长;三是影响范围广泛,道理深入人心。总之,“常理型”大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依靠特殊的生活经历来获得,通常能广泛迁移,因此也更具基层性和迁移力。所谓“学理型”大概念,是指人们对经验现象背后规律或原因的探究与揭示,从而获得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原理、方法或思想。“学理型”大概念基于经验又超越经验,具有理性特质。如,无论天上还是地下的物体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无论是哪个季节的植物都进行“光合作用”。“学理型”大概念有以下特点:其一,它具有内在的深层性,既能反映学科的独特本性,又常居于核心地位;其二,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各个学科中缺一不可的核心概念或经典观点;其三,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和学科实践领域。简言之,“学理型”大概念力求对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揭示,也更具深层性和适应力。所谓“哲理型”大概念,是指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的有关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哲理型”大概念是在思想中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当这种观点向外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时,就表现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因而其具有智慧品质。此外,它与价值观紧密相连,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有根本的价值判断。与前两种类型的大概念相比,“哲理型”大概念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第一,“哲理型”大概念集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于一体,如“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第二,“哲理型”大概念是智慧、灵性和审美的融合,如“上善若水”;第三,“哲理型”大概念往往表现出超学科的顶层性,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的统一性”。显然,“哲理型”大概念突出地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因而更具顶层性和统摄力。应该说,三种类型的大概念同时存在且边界模糊,往往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难以分开,它们共同构成大概念的共时结构。(二)纵向分层:常理层、学理层和哲理层的历时状态三种类型的大概念既是共时结构,也是历时状态:后一类型的大概念往往是在前一类型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前一类型的大概念则以要素或片段的方式深嵌在后一类型之中。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三种类型的大概念纵向演进为三个层次,即常理层、学理层和哲理层。其具体表达形式和特点如前所述,这里只作一些补充说明:常理型大概念主要面对的是日常经验,靠身体感知并通过亲历生活来获取和验证;学理型大概念主要面对的是原理模型,靠理论假设并通过实验探究、模型建构来表达和验证;哲理型大概念则主要面对深层观念,靠批判反思并通过深度理解、问题解决来阐释和验证。以此观之,大概念在常理层更实际,切身体验可以直观地捕捉到经验中的万事万物;在学理层更深入,背后的规律能把现象的变化与深层的机理联系起来;在哲理层更融通,足以充实精神的空虚与解释现实的疑难之处。另一方面,针对某些大概念,其自身的发展时序、建构逻辑似乎同样要经历常理层、学理层和哲理层三个历时状态或发展水平。以物理学科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常理层表现为“快与慢”或“动与静”,在学理层表示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哲理层则表达为“因果关系”。由此可见,常理层是对经验现象的实录,是对原始的感性素材的直观整合,其焦点是大概念与事物、经验以及情境的互动面向,目的是寻求大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广泛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学理层是对本质规律的把握,揭示“是什么”,探求“为什么”,与个体的既有知识结构、思维框架及实践模式相沟通,并赋予大概念自身走向知识深处、思维深处、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