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加法,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是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命题。科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基于科学大观念、跨学科概念或核心概念的课程内容建构等,成为科学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4个核心素养,加强了内容的结构化,提升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1)科学新课程与以往课程存在哪些实质性的不同?(2)对于这些差异,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以保证新课程的落实?一、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探讨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首先要了解科学课程构建的基本逻辑,具体包括“学什么”“怎么学”“达成什么预期”等方面,即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三者缺一不可。基于这一逻辑,概括而言,科学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追求。1一切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科学课程目标层面的价值取向。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在《新青年》刊发的《何为科学家》一文中指出:“近代科学是教育和修养最好的工具,因为天天求真理,时时想破除成见,不但使学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无论遇见什么事,都能平心静气地分析研究,从复杂中求简单,从紊乱中求秩序;拿论理(逻辑)来训练他的思维,而思考力愈增;用经验来指示他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科学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信息时代向我们揭示了两个事实:一是知识是学不完的,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产生,而且固守旧知识并不能满足当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是相对于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行动能力,这可以让学生坦然、自信地面对各种未知、不确定的问题。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4个核心素养中,科学观念是科学课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是其他素养的基础;科学思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思维方式,而且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其中,作为高阶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又是重中之重,没有高阶思维的充分发展,遑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究实践是学生形成其他素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一种关键能力;态度责任是学生基于对科学概念的深度理解,在探究实践的支撑下,通过科学思维内化而形成的必备品格。换一种说法是,教师在设计与开展教学时首先应该有一个判断,即这些知识和学习活动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或应该放弃的。2科学课程内容的精约化与结构化这是科学课程内容层面的价值取向。科学史告诉我们,知识是积累的(虽有科学革命,但革命也是一种积累方式),知识是关联的。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正是由于素养始于并孕育于学生探究实践以及逻辑思维的深度参与,所以课程内容要“少而精”,要结构化,否则容易淹没在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之中。已有的行为学和脑科学研究发现,灵活的语义记忆网络有利于创造性的表现,高创造力个体呈现出更灵活、连接更紧密的语义记忆结构。零散的知识彼此之间关联性弱,没有可迁移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整合性理解,不利于学生使用知识。此外,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科学课程内容范畴。科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的概念、规律和理论,而且包括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如何认识科学以及科学应用等方面。理想情况下,科学学习是获取科学概念、技能与元认知能力的结合。因而,注重不同类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是认识与结构化科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将其与素养发展、路径支撑进行整体认识和设计的基础。3像科学家与工程师一样思考与实践如图1所示,一般说来,通过课程内容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有两种:一是探究实践活动,二是理论分析。探究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实验、记录、测量、制作、调查等;理论分析相对比较抽象,其核心是思维方法的应用。回顾科学史,在科学研究中,一方面,从实验事实到科学观念之间不存在逻辑的通道,鲜有科学规律是可以直接从观察或实验得来,只有通过理智的自由发明才能达到。科学思维是科学研究行为、科学创造的灵魂,没有思维的学习活动必然是干涸的、没有深度的、不能达成真正科学理解的。另一方面,这种发明归根到底也依赖于对实验事实的缜密认识,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和深入的理论果真是由纯粹思辨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条路径又是相辅相成的。图1科学课程构建的基本逻辑学生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思考与实践,可以实现:(1)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4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割裂,因为从思维上讲,科学思维内含于科学探究与实践之中;从实践角度来说,科学探究亦在其中。除思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