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冰雪融化C.蜡烛熔化D.灯泡发光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测定溶液pHC.稀释浓硫酸D.过滤4.下面是一些灭火的事实.其中对灭火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降低木材的着火点B.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灭烛火﹣﹣隔离空气D.用锅盖盖灭油锅内的火﹣﹣降低了油的温度5.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量筒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上升C.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D.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溶液中B.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7.某化合物可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现有1.6g该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依次通过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容器.反应前后容器的质量见下表.容器实验前实验后甲(实验前装有浓硫酸)140g143.6g乙(实验前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80g184.4g若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甲、乙容器后均被完全吸收,且不考虑实验中物质的损耗,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闻气味B食盐水和水测pH蒸发结晶C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加水溶解加入盐酸D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用磁铁吸引加入稀硫酸A.AB.BC.CD.D二.非选择题9.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碘元素的符号为I,图1是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1中x=.(2)碘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10.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温度/℃04080溶解度/gCa(OH)20.1870.1410.094Ba(OH)21.678.22101.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11.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除最后一小题外用化学用语作答)(1)小明提出,根据元素种类,他认为不可能是(2)小英提出,根据观察标签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她认为不可能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一种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滤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是.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产生的气体是.【实验反思】(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1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
是你****岺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