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62010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分析试卷的基本结构中考化学试卷包含选择(25分)、填空(30分)、实验(19分)和计算(6分)四种题型。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但是,中考化学五大主题(1-物质构成的奥秘、2-身边的化学物质、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化学与社会发展、5-基本实验与基本操作)、39大考点在各类题型中的具体分配形式和分值是相对灵活的(见附表)。题型与题量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252553031926内容分布主题分值比例题号1物质构成的奥秘1215%2,3,8,10,15,17,20,282身边的化学物质2227.5%1,4,5,7,9,12,25,27,29(1),33(1,2,3,5),35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822.5%18,21,22,23,24,29(2,3),304化学与社会发展911.25%6,13,14,16,265基本实验与基本操作1923.75%11,19,31,32,33(4,6),34试卷结构命题特点试卷结构稳定,整体难度不大。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中各题型的分值分布结构与09年相同(较08年相比,09年的分值分布结构变动很大),其中选择题25分,占31.25%,填空题30分,占37.5%,实验题19分,占23.75%,计算题6分,占7.5%。试卷的整体难度偏小,与标准的难度系数分配(容易题:中档题:难题=3:1:1)相比,容易题比重增大,达到66%,中档题的比重相对稳定,为19%,难题的比重降低至15%。考查知识点方面非常全面而清晰,完全基于《2010北京中考考试说明》。但是有些知识点的考察形式相对灵活,下文讲具体列举。梯度设置合理。中考是学生初中升入高中的一道门槛,属于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种大众性、很普及的考试。但是,学生考高中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考什么样的高中,这是一个问题。因此中考又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在保证及格率的前提下拉开梯度,达到选拔的目的。中考化学试题有易有难,由易入难,学生答题得分也会呈现“阶梯式”分布。四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在设置题目的时候,每一部分题目都是由易到难的。如,选择题一共25道,应该说前20道题都是送分题,后5题属于拔高题,尤其第24题和25题,是每年中考的拉分点。填空题,第26-29题比较简单,第30题稍微有难度。实验题第31题,送分题,但是32题就得费点劲,第33题是实验探究题,难度很大,是整张试卷的失分杀手。计算题的第一题也属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要格式正确,基本得满分。今年的最后一个计算题难度低于往年,没有以“图表结合”的形式考,可能命题人考虑到第33题实验题难度大,就减小了第35题综合计算的难度。综上,每一个题型都是由易到难阶梯式递进的。重视实验考察,注重科学探究。实验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实验探究题在试卷中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同时,实验题的出题思路和装置都比较好变通,很容易出比较有新意的题目,受到命题人的青睐。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中,直接考察“基本实验与基本操作”的就有19分(第11,19,31,32,33(4,6),34题),占了24%,是第二大得分主题。更关键的是,今年中考试卷的第32题和33题,尤其是33题实验探究题,代替了往年“综合计算的拉分地位”,成为整张试卷的分水岭。翻过去了,就是高分,翻不过去,就在山脚下了。学生之所以害怕实验探究题,是因为要想得分,不仅需要明白整体的实验思路,还需要了解每一个实验细节,并且要准确地表述,需要综合观察力、理解力、灵活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题目新颖。首先是“老题新考”。选择题第6题,有机合成材料通常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考察;第25题没有考往年的“技巧题”,而是考了有关溶液的实验操作,通常这部分是一个中等难度的填空题。填空题的第30题,非常有创意地将元素的知识以推断题的形式考察。其次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气息。第26题的涉及的低碳生活,第27题围绕环境问题中水资源展开,第29题是关于金属资源的。再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第32题和第33题,实验装置很新颖。需要学生临时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点,组装成新的知识网络结构,来应对考题。应对策略。抓基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公式的应用要深刻、到位。把好这一关,不仅可以直接拿下试卷上60%的容易题(包括常规题和概念题),也是进行更高层次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建立知识网路:在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但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活学活用,也是破解试卷上部分中档题的杀手锏。如:老题新考(第6、25、30题),重新包装(第30题)。不放松经典题型的练习。中考题中有相当部分是常规题,即“可预测”的必考题,千万不能失分。还有一些经典题型,百考不厌。

玄静****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