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方法四点建议,一轮复习规划.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1千字
约7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物理一轮方法四点建议,一轮复习规划.docx

高考物理一轮方法四点建议,一轮复习规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物理一轮方法四点建议,一轮复习规划一﹑抓住主干知识,把握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一)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要重点掌握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二)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二﹑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在复习时你会遇到三种题,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二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三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1、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2、对于第二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一直揪着一道题往往得不偿失。3、对第三类题的解决是我们解题的重点对象,这道题你有了一些头绪,说明它可能只是你的薄弱环节,只要下狠功夫,还是可以掌握的。这类题往往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就会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要及时反思,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这也是一轮复习的最佳效果。三、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2个方面的专项训练。1﹑审题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1)关键词语的理解。很多同学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视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而这些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忽略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中的“刚好”一类的词,则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思维定势,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0(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3)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物理一轮方法四点建议,一轮复习规划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