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8_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doc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4.4千字
约9页
0
90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燃烧后变为灰烬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的种类、数目也不变2.2017·贺州ag木炭在b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大于(a+b)gB.小于(a+b)gC.等于(a+b)gD.小于或等于(a+b)g3.2017·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提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图K-19-14.2017·宜昌改编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可表示为:2Ca(OH)2+2Cl2===X+CaCl2+2H2O,则X为()A.CaClOB.Ca(ClO)2C.Ca(ClO)3D.Ca(ClO)45.2017·眉山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A.1∶1B.2∶1C.4∶1D.5∶16.2017·滨州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K-19-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9-2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09.2017·镇江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图K-1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有两种氧化物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二、填空题10.2017·山西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K-19-4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三、实验探究题11.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面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提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图K-19-5(1)该同学在用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抖落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并没有指在中间,而是________(填“偏右”或“偏左”),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不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改用B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却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不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冲出,该同学想到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弹簧夹,并接上一个气球,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下列可取的做法是________(填字母)。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互动探究]有同学提出将B装置进行如图K-19-6所示的改进,分析该装置有哪些优点?图K-19-61.2017·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1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9-7A.反应物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8_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

文档大小:90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