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速记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1、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贵族)。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统治)。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宗法制:性质: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目的: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二、秦: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中央集权:1、称“皇帝”,昭示皇权至上。2、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由皇帝控制(虎符)。3、中央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下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这样避免重大事情皇帝的决策失误。地方管理: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代替分封制。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三、汉:1、“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武帝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削弱相权。3、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四、魏晋南北朝、隋:(魏晋南北朝)1、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隋)3、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科举制形成。五、唐:1、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武力,往往发展成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2、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相权分散。3、科举制完善。六、宋:1、兵权收归中央,各地精兵强将抽调充实中央禁军。2、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3、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行政)、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七、元:1、实行行省制度,长官由朝廷任命。2、设中书省,替代三省。八、明:1、废除宰相制度,六部分理全国事务。2、设置殿阁大学士为内阁,参与决策等事务。九、清:1、设内阁,置六部。2、康熙时期,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互相制约,集权与皇帝。3、雍正设立军机处,主要负责拟旨、传达,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一、古希腊:1、梭伦改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扩大公民大会权力,(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轮流执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3、伯利克里时期:政治津贴,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4、利弊:小国寡民的产物,民主泛滥导致腐败;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但是它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二、古罗马:1、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诞生。2、随着版图扩大,为了巩固统治,修改之后的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6世纪,《民法大全》使罗马法律体系完成。4、内容、意义和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仙人****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