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政治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能初步知道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二、预习内容:(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指对外活动的及所采取的。2、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和。(2)宗旨:。(3)基本内容=1\*GB3①基本目标:。=2\*GB3②基本立场:。=3\*GB3③基本原则:,包括、、、、。




用心爱心专心走进国际社会--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知识扫描: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1)国际关系的含义及内容。(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4)国家合作与摩擦的原因。(5)如何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6)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2)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




课时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纲展示]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考点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含义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经济的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重难点“精讲”】一.公有制为主体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处于支配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控制国




专题10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核心考点5年全国卷真题印证5年全国卷考频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9·全国卷Ⅰ,T22;2019·全国卷Ⅱ,T21;2019·全国卷Ⅱ,T22;2019·全国卷Ⅲ,T22;2018·全国卷Ⅲ,T21;2017·全国卷Ⅰ,T22;2017·全国卷Ⅲ,T40(2);2015·全国卷Ⅱ,T225年8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19·全国卷Ⅰ,T23;2015·全国卷Ⅱ,T215年2考考情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2019·全国卷Ⅰ,T21;2019·全国卷Ⅱ,T21;2018·全国卷Ⅰ,T22;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重难点“精讲”】一、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1)直接选举①含义: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②优缺点:一是它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③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2)间接选举:①含义: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考纲预览:1.商业银行:(1)利息、利率与本金;(2)储蓄存款;(3)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4)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2)股票;(3)债券;(4)商业保险。3.融资。考点储蓄存款与银行业务一、储蓄存款1.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是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凭证,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2.利息、利率(1)存款利息①含义:存款利息是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高考考查预测】以中部崛起为主题,全面认识促进中部崛起的意义和新政策、新举措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最新考纲]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4.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考点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对应学生用书)全国卷5年4考命题揭秘导航2016·卷Ⅲ·21,4分2015·卷Ⅰ·20,4分2015·卷Ⅰ·39(1),12分2013·卷Ⅱ·39(2)(3),12分本考点主要结合我国当前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时政热点,考查对相关原因和措施的理解和运用,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注意细节知识的准确表述,注




第34讲文化创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案、教材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本部分考题集中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内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一般不太难。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影视等作品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评选道德模范2019年9月15日晚,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颁奖晚会上,一个个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用他们质朴平凡的话语和不平凡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大家,①大家感受到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感受到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观看后,②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




世界近现代史主观题集锦第一组: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百科全书》第11卷中,“民族”一词被赋予一种严格的法律定义:“民族是一个集体名词,用于表现居住在一定疆域之内,服从于同一个政府的人数可观的居民群体。”……“自由”、“平等”、“民族”这三个指导思想一旦结合到一起,一旦为进步的思想所推动,他们便逐步地削弱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意大利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材料二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




用心爱心专心课题: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备人:钱更生审核人:唐敏教师补充栏【教学目标】识记外交政策;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政治逆转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凸显了党和政府在解决住房这一民生问题上的思路、发力方向和最终目标。“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依据是什么,如何




专题2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讲)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文化自信。知识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①历史证明,“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学习时代楷模实现人生价值黄文秀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①黄文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②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




课时1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展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考点一社会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抓手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需要加大硬投入,也要加强软建设。①软建设不仅要关注人,也要关注文化。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主体性,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②大力发展文化教育,解决精神贫困,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移风易俗,改变制约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引导农民在文化比较和反思中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模式与来来的发展愿景。9




必修2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知识结构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的来临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美国的经济发展西欧各国(特别是德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出现“新经济”二、考点梳理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