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心理学.ppt / 文档详情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心理学.ppt 立即下载
2024-07-05
约2.2千字
约49页
0
4.1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心理学.ppt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心理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古代民谣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二、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来的。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2、安全需要:指寻求保护或免于遭到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needs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前者由缺乏所引起,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减弱,后者是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在有些人身上存在着层次颠倒的现象。马斯洛估计一般的美国人中,85%生理需要、70%安全需要、50%归属和爱的需要,40%自尊需要和10%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第二节动机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1)动机的功能引发个体活动——激活功能。引导这一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使个体行为有明显的选择性——指向功能。维持这种活动——维持功能。(2)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十分复杂。首先,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次,动机与活动的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2、动机的形成(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3、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1)价值观(2)情绪(3)认知(4)行为的结果4、动机的种类(1)根据动机引起的原因:内部动机、外部动机;(2)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3)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4)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5、动机的相互作用(1)动机的联合(2)动机的冲突: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前怕狼,后怕虎)趋避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双趋冲突二、动机理论1.归因论归因(attribution):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海德、罗特、韦纳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模式个体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归因6因素2.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吸烟者说,“我想戒烟,可是我戒不掉。”减肥者说,“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自我效能感强则动机强:“艺高人胆大”自我效能的来源: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如果他能,我也能”言语劝说:“你能行”三、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首先,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其次,要培养学习兴趣。最后,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适当开展竞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一)情绪的概念我国心理学界在谈到情绪的定义时,大多沿用苏联的观点,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根据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和认识,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哭泣的儿童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二、情绪的表现形式:表情语调表情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第四节意志(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心理学

文档大小:4.1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