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财务公司-天承财务之免抵退的计算及会计处理.doc 立即下载
2024-07-05
约3.1千字
约3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珠海财务公司-天承财务之免抵退的计算及会计处理.doc

珠海财务公司-天承财务之免抵退的计算及会计处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免抵退的计算及会计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出口)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科、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部分予以退税。以上的表述虽然概括了免、抵、退税的含义、但因没有进一步的指引及说明,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关免、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仍然存在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需要加以探讨。一、内销应纳税额和出口应退税额的确定除了某些例外,一般说来,生产企业出口和内销的货物、都是从同一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因此它们所购入的材料、动力及其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都是统一核算、没有也不可能按照销售去向分别核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按照前述免、抵、退的内容要求分别体现内销的应纳税额和出口的应退税额、以及它们两者之间又是怎样抵顶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由于“通知”中没有指引,其他有关的文件、资料也很少谈及、从而使人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为解开这个“谜”,我们通过对“通知”中所列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进行观察、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免、抵、退税中对应纳税额的计算,仍然是遵循增值税计算的基本公式、即“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该公式可引伸为:免抵退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出口不予免抵退税额)从上列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用来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内含出口的应退税额;如果进项税额净额>内销销项税额、便会出现应纳税额为负数,其差额即为留抵税额。由此可见,对生产企业免、抵、退税额的有关计算,其实是以当期销项、进项税额的总额为计算基础,其中出口应退纳税额并不是真正按出口货物生产所耗原材料等的应退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因此,尽管在账面上没有出口和内销进项税额的分账记录,但可以藉助出口和内销的销售额比例、在账外对进项税额进行区分,从而找出当期应纳税额、留抵(或应退)税额以及它们之间相抵的来龙去脉。举例说明如下:项目合计内销出口说明1.销售额200100100内销、出口各占50%2.销项税额17170内销征税率17%,出口免税3.进项税额178.58.5按销售额比例划分4.出口不予免44出口额×(征税率17%抵退税额-退税率13%)根据公式(1)可计算出:应纳税额=17-(17-4)=4(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大于零,所以为应交纳纳税额。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出口的部分抵扣了内销的应纳税额4.5万元。例2:项目合计内销出口说明1.销售额3001OO200内销占1/3,出口占2/32.销项税额17170内销征税率17%出口免税3.进项税额301020按销售额比例划分4.出口不予88出口额×(征税率17%免抵退税额退税率13%)根据公式(1)可计算出:应纳税额=17-(30-8)=-5(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所以为应留抵的税额。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出口的部分已抵扣了内销的应纳税额7万元(出口部分可供抵扣的共计12万元,已实际抵扣7万元、尚余5万元留作下次抵扣)。二、对“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及其核算的认“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是两个不同的指标,两吝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寓意及其作用却颇耐人寻味。“免抵退税额”是按照出口额乘以退税率所得的数额,但它并不完全等于应退税额,因为按照“通知”规定,最终确定企业是否可以退税、退多少税的主要前提条件,要视企业期未有没有留抵进项税额,以及留抵税额的大小而定。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时,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而当期免抵税额则=0;反之、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则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而应退税额与免抵退税额的差额、则构成为免抵税额。由此可见,所谓“免抵退税额”,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退税的金额上限指标、是为了调节企业可能由于当期大量购料导致当期进项税额大幅增加而引致不合理地扩大应退税额的一个控制尺度,并不是真正确定的应退款金额。而所谓“免抵税额”,也不过是确定的应退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的差额罢了、并不是真正出口免征、抵顶内销应纳税额之数,至于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关文件中都没有清晰的界定。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两个在税务上只居于参考性质、并不是客观真实反映的项目,却在会计核算上被视为反映免抵退税事项的“重要”项目,分别列作“出口退税”和“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予以入账,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仍以前述例2有关资料为例说明如下:按照例2有关资料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额×退税率=200×13%=26(万元)由于当期留抵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珠海财务公司-天承财务之免抵退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