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玉米、谷子、高粱等旱粮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长江下游和黄淮流域棉区棉花的为害加重。 玉米螟属鳞翅目(Lepitopterae),草螟科(Crambidae)。在我国分布有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和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Hubner)]两个种,前者为优势种,发生在除新疆伊宁外的大部分地区。后者除在伊宁为单一发生并为害玉米外,在张家口、呼和浩特及水宁等地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 为害状以幼虫为害作物,一般3龄以下幼虫“潜藏”为害,4~5龄为“钻蛀”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心叶丛,蛀食心叶造成针孔或“花叶”。3龄以上幼虫蛀食,叶片展开时出现排孔。玉米进入打苞期, 幼虫取食雄穗。当雄穗逐渐散开时,幼虫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雄穗柄或转移雌穗着生节及其上、下节蛀入茎秆。此时玉米雌穗已开始发育,茎节被蛀会明显地影响甚至中止发育,遇风及易造成倒折。穗期世代初孵幼虫潜藏取食花丝继而取食雌穗顶部幼嫩籽粒,3龄以后部分蛀人穗轴、雌穗柄或茎秆。影响灌浆,降低千粒重,穗折而脱落。此外常引发玉米穗、茎腐病的感染,更加重了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彩图3-3)。 为害谷子,早期蛀茎造成枯心,后期易引起茎折。为害高粱,抽穗前潜藏在心叶蛀食纵卷幼嫩心叶,造成花叶和排孔。高粱抽穗后转移蛀茎,以从茎上部和穗节蛀入居多,遇风易折,造成产量严重损失。 形态特征亚洲玉米螟雄蛾黄褐色,体长10~14mm,翅展20~26mm。喙发达。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前翅浅黄色,斑纹暗褐色。前缘脉在中部以前平直,然后稍折向翅顶。内横线明显,有一小深褐色的环形斑及一肾形的褐斑。环形斑和肾形斑之间有一黄色小斑。外横线锯齿状,内折角在脉上,外折角在脉间,外有一明显的黄色:“Z”形暗斑。缘毛灰黄褐色。后翅浅黄色,斑纹暗褐色,在中区有暗褐色亚缘带和后中带,其间有一大黄斑(彩图3-1)。 雌蛾翅展26~30mm较雄性色淡,前翅浅灰黄色,横线明显或不明显。后翅正面浅黄色,横线不明显或无。 卵粒短椭圆形,常15~60粒产在一起,呈不规则鱼鳞状卵块。初产下的卵块为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半透明。孵化前卵粒中心呈现黑点称为“黑头卵”,有别于被赤眼蜂寄生,整粒卵变黑的寄生卵 (彩图3-2)。 初孵幼虫长约1.5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头壳深棕色,体浅灰褐色或浅红褐色。有纵线3条,以背线较为明显,暗褐色。第二、三胸节背面各有4个圆形毛疣,其上各生2根细毛。第1~8腹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毛疣,前列4个,后列2个,且前大后小。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型,上环缺口很小。 蛹黄褐色至红褐色,长15~18mm,纺锤形。臀棘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欧洲玉米螟与亚洲玉米螟极为相似,从外部形态一般很难区分,主要需依靠雄蛾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及性外激素的不同来区分。亚洲玉米螟性外激素为212-14;Ac:E12-14:Ac为47:53,欧洲玉米螟为211-14:Ac:Ell-14:Ac有97:3或50:50或3:97。 发生特点玉米螟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卵期3~5d,幼虫期20~30d,蛹期7~l0d,成虫期10~15d。 玉米螟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1~7代。一般随纬度和海拔的降低,世代数逐渐增加。北方春玉米区北部及较高海拔地区,即北纬40。以北,海拔大于500m地区,包括兴安岭山地及长白山区等地一年发生1代;海拔小于200m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地一年发生1~2代。北方春玉米区南部包括辽河平原、辽西走廊、辽东半岛以及北纬40。以南的内蒙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和陕西大部、宁夏、甘肃和西北内陆玉米区的吐鲁番盆地、伊宁、塔里木河流域及低纬度高海拔的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省山区等地一年发生2代。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以及云贵高原南部等地区一年发生3代;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南部、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玉米区等地一年发生4代;北纬北回归线~25。,包括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台湾省等地,一年发生5~6代。北回归线以南,包括两广丘陵、海南等地,一年发生6~7代。多代区常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除一代区从心叶到穗期仅受一代玉米螟为害外,在多世代发生区,不论春、夏播玉米,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代螟虫的为害。在北方春玉米地区,播期比较集中,玉米螟发生期与玉米生育期的关系也较为稳定。第一代卵盛期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心叶中期,约7月中旬,所以也叫心叶期世代,小龄幼虫为害心叶,大龄转移蛀茎,老熟幼虫在为害部位化蛹羽化;第二代卵盛期在花丝盛期,也叫穗期世代,小龄幼虫为害花丝、雌穗籽粒,大龄蛀穗、茎,老熟幼虫在穗轴、茎秆等越冬。在黄淮海夏玉米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蛾盛期,在春玉米等寄主上产卵。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盛发为害,正是春玉米心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