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导学案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李先敏 【课标要求】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 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讨论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学习新知】 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自主学习) 1、1980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二)经济特区的特点(合作学习) 1、有较大的()权限。 2、以吸收和利用()为主。 3、实行以()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为主。 概括:经济特区享有特殊的()和() (三)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探究学习)教学难点 1、特区在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2、()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3、对沿海地区实行()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4、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一)沿海开放城市 1、设置:1984年,开放()、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 港口城市。 2、内容: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3、目的:加快()、引进技术的步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 1、设置: (1)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 2、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 (),都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置: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 (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汇集了优秀的人才和(),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的重要场所;是了解 ()的重要窗口。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浦东的开发 1、时间:1990年 2、目的: (1)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2)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经济的新飞跃。 3、浦东开发的条件 (1)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2)凭借独特的()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 4、意义 (1)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基地 (2)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3)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和标志。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表现:对外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宽领域。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自主小测】判断正误 1、经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广大内陆地区的特色经济、政治制度。()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省作为经济特区。() 3、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目的是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4、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材料解析】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及作用 十多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回答: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这一个格局的形成对加快实现现代化起到了哪些作用?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