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课一练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标已经顺利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呈现渐行渐远的发展态势。这说明,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是() A.低水平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不平衡的小康D.解决温饱的小康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不平衡的小康,故本题选C。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2.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但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C.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小康,只能靠国家的扶持 答案:C 解析: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说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故选C。在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帮助下,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努力下,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故A、D表述不妥。发达地区和发达群体应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故B错误。 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两句通俗的说法都在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A.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B.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D 解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说明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是说明要形成住房保障体系。这些都体现了要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选D。 4.201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取消GDP增长的指标,而代之以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几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数字指标。上海市的这一变化() ①意味着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正在改变②符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③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具体表现④表明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经济建设始终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故①说法有误。④表述不符合事实。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变化,表明上海市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故②③符合题意。 5.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主,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补短板、兜底线”,下面说法正确有()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防止经济剧烈波动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在民生问题上“补短板、兜底线”,即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标准,②④符合题意。①涉及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不符合题意。③错在“消除”上。 6.随着沪昆高铁湖南段的建成通车,湖南省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顺应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完善提升沿线城镇、区域的发展定位、战略思想和产业布局,将沿线地区打造成湖南经济新的增长带。湖南省委的高铁经济理念() ①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贯彻落实了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思想③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④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湖南省委抓住高铁经济这个新的增长契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两个文明”、从“三大纲领”到“四大建设”再到“五位一体”,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①坚持全面发展②坚持以人为本③坚持统筹兼顾④坚持可持续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五位一体”布局产生的过程,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故选①④。②③与题意不符。 8.国务院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超过98%的行政村将通宽带。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A.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C.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D.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答案:C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