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42讲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练习题(含解析.doc 立即下载
2024-10-18
约5.8千字
约7页
0
1.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42讲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练习题(含解析.doc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42讲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练习题(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2讲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2019·哈尔滨四校期中)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其著作《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对此,英国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们居然“团结”了起来,反对这一说法。霍金和宗教界的争论的实质是()
A.具体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分歧
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B解析霍金认为宇宙创造不由上帝来决定,宗教界认为上帝创世,二者的争论的实质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2.(2019·西安长安区一中期中)2018年9月16日17时,台风“山竹”在广州登陆,我国南方地区再次受到台风的袭扰。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的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排除A、B两项;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的路线,这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C项当选,排除D项。
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观点,我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上述观点()
A.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D解析材料中“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观点和“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均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D项当选,排除A、B两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C项错误。
4.(2019·浙江联考)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下列观点与“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②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和本质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宇宙间一切物体在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解析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唯物主义,①③认为世界起源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干中观点一致,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5.(2019·昆明调研)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④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解析“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与题干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相一致,当选;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一致。故选D项。
6.(2019·重庆八中月考)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②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③四季更替——牵一发而动全身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解析“形存则神存”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沧海变桑田”强调运动变化,属于辩证法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思想,①④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和“天地合而万物生”均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与题意不符;“四季更替”体现运动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关键部分的重要性,二者都是辩证法思想,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7.(2019·福建泉州期中联考)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但“吾人之至渺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所以“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康有为的观点()
①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②否认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看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解析康有为认为“天下之物至不可测”,这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①当选;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这是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当选;②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项。
8.(2019·云南曲靖一中质监)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42讲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大小:1.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