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1.有一首歌唱道:“昨天,为了解放,我们团结在一起,驱倭寇,杀蒋匪,求翻身……血同样热,情同样真,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今天,为了复兴,我们并肩去战斗,跃险关,攀高峰,振国魂……汗一处流,劲一处拼,因为我们都靠党的指引。”由此可以看出() ①我国定居着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②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③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我国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民族经济,消除民族差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歌词可以看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没有体现;④中的“消除民族差别”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答案C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城市务工,各族群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交往交流。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 A.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B.保障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D.落实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C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A项说法错误;法律和制度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B项夸大了各族群众交流的作用。 答案C 3.(2013·北京卷,34)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解析中华民族各有其发展特点,但也有共同的一面,说明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C项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凝聚力,排除B项;D项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不是经济基础。 答案C 4.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2010至2020年发展规划》和各地实际情况,新疆将逐步实现双语(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育的全面普及。材料体现了() ①少数民族人民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体现③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④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解析新疆根据《规划》和各地实际情况实现双语教育的全面普及是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表现,也说明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①④符合题意;②颠倒了民族平等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③观点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答案C 5.2016年8月26日,全国民委系统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十二五”时期,国家民委给新疆协调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06亿元、兵团10.08亿元。各地民委也千方百计给予支持,给新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对口援疆工作() ①能为新疆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②能为新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③有利于在新疆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维护新疆的稳定和提高新疆的综合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对口援疆工作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错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形成,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C 6.某班高三同学就老师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回答问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三级 B.自治机关由地方的人大和政协组成 C.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 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A、B、C都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 答案D 7.中国道教协会发布的《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见》中提出,要践行道教尊道贵德的核心教义,传承道教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彰显道教抱朴守真的心灵品质,发扬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