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4-新人.doc 立即下载
2024-10-18
约4.3千字
约7页
0
1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4-新人.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6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教材必修4-新人教版教材高三必修4政治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求索真理的历程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实践的概念、特点
1.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
D.意识具有决定性
解析:题中把“不可能”转化为“不!可能”需要发挥实践的作用,把头脑中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B符合题意;A、C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
答案:B
2.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推动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这体现了()
①实践活动具有无限性②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③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的必然选择,体现了②;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体现了④。
答案:D
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
3.(2017·江苏卷,28)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新兴职业的出现带来了如何规范的问题,这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这表明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故D入选;题意与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最终目的无关,排除A、B、C。
答案:D
4.肝毒性限制了许多药物开发,对临床医疗和制药工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找到了一种能抑制肝细胞之间特殊间隙连接的小分子,能在服用肝毒性药物之时或之后,保护正常小鼠肝脏不受任何损伤并免于死亡。这表明()
A.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变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C.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总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解析:A错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实践的发展;B材料未体现;D错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答案:C
考点三真理的客观性
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解析: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项正确。
答案:A
考点四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6.“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④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A.③④B.②④
C.①②D.①③
解析: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③④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②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C
考点五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7.(2016·上海卷,29)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解析:“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故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故A和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
答案:C
8.“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之所以要承认和宽容“无知”的存在,是因为()
①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每个时代人的认识则是有限的②社会实践会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无限发展③个体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单个人无法穷尽对世界的认识④真理具有相对性,作为个人不可能正确认知世界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之所以要宽容“无知”,是因为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个体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4-新人

文档大小:1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