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生活》四清练习易错选择题集锦 整理人:许腊英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是指一些国家认为人民币的价值被,人民币汇率,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 A.高估过高B.高估过低 C.低估过低D.低估过高 2、“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和晴雨表。”这句话是说价格要反映 A、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C、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D、市场上商品价值的变化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A、价格波动B、不等价交换C、国家宏观调控D、统一的市场 4、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制约生产的主要结果是 A、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讨价还价B、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 C、使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D、商品生产者面向市场,生产优质产品 5、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两大优势:一是技术含量高;二是价格优势。该公司的“技术含量高”与“价格优势”之间的必然联系是 A、只要技术含量高,就会形成价格优势B、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其价格就必然要高 C、高科技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就会形成价格优势 D、把高技术用于节约生产成本,就会形成价格优势 6、从银行贷款购买住房到贷款购买汽车、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消费信贷已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消费信贷仍然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收入和预期收入低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③人们的消费观念滞后、消费心理影响④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7、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8、2005年“五一”节期间,由于旅游、商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促使“假日消费”走向成熟。这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起根本性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9、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是因为 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B、非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 C、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0、截至2005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63.9万户,资金总额5809.5亿元,私营企业430户,是2000年的2.44倍,注册资本总额61331亿元,是2000年的4.61倍。目前,全国1/3的GDP和4/5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的差别在缩小 11、公司制的核心是 A.有限责任制度B.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C.股份多元化结构D.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2、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 A、一种直接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B、为了解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互助行为 C、一种得到人身保障的投资行为D、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行为 13、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规定,保险营销员如果利用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等行为,将受到中国保监会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这表明订立保险合同必须遵循 A、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的原则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C、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等价交换原则 14、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16、2006年3月16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阶段,即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阶段。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 A初次分配重视公平,再分配重视效率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C.既要防止收入悬殊,又要提倡奉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