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6 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押题专练(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测试卷.doc 立即下载
2024-10-25
约1.4万字
约21页
0
4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6 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押题专练(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测试卷.doc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6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押题专练(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测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16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是劳动形成了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
②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
④劳动在人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①观点错误;④是对题干的同义重复,不是具体表现,与题意无关。②③具体揭示了劳动在人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正确符合题意。
2.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具有鲜明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④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A


3.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由此可见
①四大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四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4.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聪明的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②愚蠢的唯物论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是根本错误的
③聪明的唯心论聪明在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④愚蠢的唯物论是指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列宁揭示了唯心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上对人的认识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①符合题意。由“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可知愚蠢的唯物论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④符合题意。愚蠢的唯物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本质上是正确的,②观点错误,聪明的唯心主义不仅仅是指客观唯心主义,而是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义,排除③。
5.“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此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与物质相互分离
③二者都有唯心主义倾向,都坚持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以主观精神为唯一的实在
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前者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由此可知,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依据是
①思维要与存在保持一致性
②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物质与意识是不可能分离的
④物质和意识同为世界的本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7.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零失误”。“零失误”佐证了()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休谟对世界认识的科学性
③康德不可知论的错误倾向
④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答案】A
【解析】“零失误”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不可知论的错误倾向,③④正确符合题意。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不等于思维对存在的反映都是正确的,①观点错误。休谟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否认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排除②。

8.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的这一问题
①贯穿于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可以把不同的哲学区分开来
③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的问题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中国古代哲学家思考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并且把不同的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④材料均没有反映,与题意无关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6 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押题专练(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测试卷

文档大小:4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