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检测十五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然而,此次成都和汶川的人们都安装了“地震预警”的APP手机版,并及时收到了ICL借助互联网渠道传达的预测讯息,有效地作出反应降低了伤亡。这告诉我们()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地震预警”程序可以改变地震的发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与下边漫画一致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④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某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①注重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②敦本务实,要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③知难而进,勇敢面对前进中的挫折考验④不破不立,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立场的不同会导致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事物的复杂性会导致人们认识的片面性③矛盾双方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复写”通常意味着“改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著名的“熊猫外交”发生在1972年,成就了中美历史上的一段蜜月时光。当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中国将一对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美国。“熊猫外交”启示我们() ①积极转变思维方式能使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可推动国际关系向有利方向发展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通常建立在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之上 ④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找到处理两国关系的新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一带一路”文艺晚会《千年之约》节目之一《北京四季》在优美动听的钢琴乐曲声中,生动展现了北京的一年四季。其中,以油画风格涂抹出北京春天的故宫角楼;通过水彩画“抹”出北京夏天的胡同;通过中国工笔画,描绘出颐和园、香山红叶秋天的景色;最后以中国国画的泼墨,大写意地“泼”出一幅万里长城。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③正确认识事物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北京的共同特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1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曾被视为“政治新星”的重庆市原市委书记孙政才立案审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这体现了()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②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转化,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主流③全局和局部是相互影响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局部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据此回答8~9题。 8.(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考)“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不同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④该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是否为真理性认识尚存争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华南师范大学附属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