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doc 立即下载
2024-10-25
约6.3千字
约8页
0
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教材高三全册政治测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大兴区一模)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这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来自人生开始的地方——“家”。“家”字历经千古演变,字形由繁向简,字义所承载的内涵不断丰富。透过其形义及演变,我们可以认识到汉字是()

①传统文化持续稳定的保障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家”字历经千古演变,字形由繁向简,字义所承载的内涵不断丰富,说明汉字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文明,②④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持续稳定”说法不严谨,况且汉字也是不断演变的,①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2.(2020·江西红色七校联考)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中华文明存世5000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该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据此可知中华文化()
①灿烂辉煌,引领风骚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体现了中华的博大精深;该遗址展现了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④正确。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③排除。故本题选C。
3.(2020·山西省长治第二中期中)里约奥运会期间,“拔火罐”已经成为了美国奥运体操健儿最热衷的治疗方法,美国体操选手甚至称它疗效比此前任何一种治疗都好,并称这股古老中国的神秘力量会带给比赛好运。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独特气质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④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古老中国的神秘力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拔火罐”是一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③符合题意。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但材料中没有涉及,①不符合题意。题目内容没有涉及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2020·湖南常德、淮阳中学期中)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②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③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④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也体现了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①②正确;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共性,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个性和特殊性,而非强调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排除。选A。
5.(2020·福建平和一中月考)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①符合题意;③强调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在,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符合题意;题目要求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④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B。
6.(2020·海南儋州一中月考)在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安徽展馆参展产品种类繁多,有凤阳凤画、桐城剪纸、六安竹编、徽州雕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现了前进中安徽的生机和魅力。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文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

文档大小: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