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国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因为() 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③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④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②是措施不是题目要求的原因;③错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答案:C 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绿色GDP,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 ①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②能够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供给与需求失衡 ③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④占GDP总量的比重越高,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B 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解决图片所反映的问题的是() ①河北要开放包容,积极吸纳愿意迁址河北的各类京津企业②京津要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与河北协同发展、同步富裕③三地要做好一体规划,实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协同发展④三地要避免各自为政,在发展中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图表信息反映了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相比,人均GDP差距很大,三地应该统一规划,实现协同发展,一体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河北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吸纳京津企业,不能什么样的企业都要,比如会造成污染的企业,应该拒之门外,①错误;②中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 答案:B 4.“十三五”规划全新谋划东北振兴战略。“新东北振兴战略”以如何补齐“对外开放”这一东北战略短板,以及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这些国家战略如何对接等作为重点。“十三五”规划谋划东北振兴() ①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要求②把借助域外力量作为发展的根本点③体现统筹兼顾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方法④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点。 答案:D 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元。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②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汽车销量④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①④符合题意;新标号汽油不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错误;油价上涨会影响汽车销量,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6.2017年,武汉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金支持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无缝衔接。这一做法() ①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②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③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说明国家是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主体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武汉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也是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故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武汉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是国家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做法,而不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排除;④说法错误,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7.《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每年将有1600多万人进城落户,需要提供建设用地保障,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达到3200多万亩。为此应该() 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镇有序更新③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统筹城乡社会发展④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有效增加土地供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