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1.1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了解隋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①隋初经济的繁荣。②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方法】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情况如何? 2.什么是“开皇之治”?其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3.说出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人物、中心、起止点、作用等相关史实。 4.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3.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及意义是什么? 2.隋朝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3.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4.绘制“隋朝大运河”简易图,填出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中心、四段河段的名称等知识点。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六大盛世局面: ①西汉文景之治、②东汉光武中兴、③隋朝的开皇之治、④唐代贞观之治、⑤唐代开元盛世、⑥清代康乾盛世。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一般出现在朝代初期。出现的原因是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加上开明封建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才能。 2.我国封建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 (1)秦朝: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局面。 (2)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局面。 (3)隋朝:589年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局面。 (4)元朝: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结束了五代、辽、宋、夏、金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繁荣;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抵御侵略。 3.隋朝的统一示意图: 4.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1)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 (2)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3)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隋唐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隋朝,从杨坚581年夺取北周政权称帝开始,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结束,历时38年。隋朝存在的时间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它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则与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达标测试】见问题训练—评价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ca****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