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4-10-28
约4千字
约6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教材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新教材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能够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标志性意义。
2、阅读史料,能对列国争霸的实质及华夏民族的融合进行历史解释,加深民族认同感与家国情怀。
3、总结史料,描述春秋战国经济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得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认识。
4、罗列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背景、具体措施、历史作用),简单了解其他国家代表性变法,对这一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有所把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百家争鸣中孔子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走到了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有了提升。而今天呢,老师将带领大家走向另一场变革运动,这场公元前356年的变法运动也带领着当时的秦国走向了时代前列。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陕西话三分钟讲完商鞅与商鞅变法》,对于这场变法内容与商鞅本人有个初步了解。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阶段;到了战国,就进入了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1、春秋五霸
师:了解了历史的大致分期,我们再来看看PPT的这张图表,从土地、人口、财力把握西周和东周的主要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啊?
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师:是的,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诸侯,这就出现了“春秋五霸”。同学们,观察春秋列国形势图,找到五霸在哪了么?分别是?
生:齐晋楚吴越
师: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2、战国七雄
师:同学们比较春秋与战国形势图,有何区别啊?
生:霸主由5变7……韩赵魏取代了晋
师:不错,是的,春秋五霸被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的“战国七雄”所取代。
那么,何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西汉学者刘向在描述战国混乱局面时所言:“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战国策》书录
生:由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为标志,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师:非常好,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引出军事家孙膑和庞涓。
(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3、华夏认同
师:我们可以看到从春秋到战国,经历了社会大动荡、政治大变革的时期,诸侯争霸一方面造成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却也意外的促进了四周戎狄蛮夷与华夏的民族大融合,民族斗争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华夏族的稳定与繁荣。那么到底何为“华夏”呢?为何我们常自称为华夏民族?同学们可以翻到书本第十页的历史纵横进行了解。
生:华夏意为: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师:不错,在孔颖达的《春秋左传》中有所提及。华,指服章之美;夏,意为礼仪之大。我们可以看到,由春秋到战国,旧制度在瓦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分裂割据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而与此同时,各国通过改革变法逐步确立封建制度,而商鞅变法也处于这一政治变革框架之下,是与其政治需要离不开的。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大发展
师:请同学们概括课本内容,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农业的发展会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呢?
生:农业:铁犁牛耕技术、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即多余的粮食和交换的商品。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师:这一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田,私田本来不在被征税的范围内,那如何对这些私田进行管理呢?
面临着兼并战争的日益剧烈,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
生:变法改革
师:变法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潮流,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变法最为持久,影响力最大。
(二)商鞅变法
1.内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新教材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