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15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法》机考八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如果我国法律和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没有相应的规定时,法院可以()o A适用国际惯例 B以权威学者的学说为依据 C驳回起诉 D适用与案件有关的外国法律 2我国是多法域国家,存在()个法域。 A1 B2 C3 D4 3以国内立法的方式系统规定冲突规范,适于()。 A《巴伐利亚法典》 B《永徽律》 C《法国民法典》 D《德国民法施行法》 在“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范中,“系属"部分是( )。 A涉外合同 B涉外合同当事人 C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D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5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照我国有关规定和司法解释,依()确定。 A原告住所地法 B被告住所地法 C法院地法 D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 6以当事人国际为 属地管辖 7北京某高校学生甲与美国一高校联系到该校就读,获准。与学生甲住同一宿舍的学生乙产生嫉妒,盗用学生甲的名义给美国的学校发一函件,称不愿到该校就读。学校遂取消学生甲的入学资格。学生甲得知此事后,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应适用的法律是()o A美国法律 B中国法律 C当事人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D法院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8《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了()继承制度。 A区别制 B分割制 C同一制 D共同制 9涉外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改变我国法院专属管辖。 A书而协议选择他国法院 B书而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 C口头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 D协议选择仲裁裁决 10下列冲突规范中属于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是()。 A夫妇财产契约的缔结,关于其方式或依据缔结契约国之法律,或依婚姻举行时婚姻当事人各自之本国法,或依婚姻继续中夫妇各自之本国法,均为有效 B离婚依其原因发生时夫之本国法,但其原因事实非日本法亦认为离婚之原因者,法院不得为离婚之宣告 C本人与第三人关系中,代理权的存在与范围以及代理人行使或意图行使代理权所产生的效力,应适用代理人为有关行为时其营业所所在地法 D在任何情况下,外国的法律和法规、一个组织或法人的章程和规定,以及私人间的规定和协议,如果违反公序良俗,在意大利领土上无效 11依2005年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裁决有( )。 A终局裁决 B终局裁决、中间裁决 C终局裁决、中间裁决、部分裁决 D终局裁决、驳回仲裁申请的裁决 船舶和飞机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般都采用() A目的地法 B国旗国法 C法院地法 D出发地法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2条规定:“有双重或者()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A无 B多重 C相同 D不同 14卖方负责提供货物、租船运输,买方负责货物保险,这一价格条件是()。 AFOB BCIF CCFR DFCA 15在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间产生的法律冲突被称作()。 A时际法律冲突 B人际法律冲突 C静态法律冲突 D区际法律冲突 16我国唯一的行业性涉外仲裁机构是()。 A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B中国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院 C中国海运仲裁委员会 D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17英美法系国家在属人法的确定上采用()原则。 住所地法 18《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对反致制度的规定是()o A排除反致、排除转致 B排除反致、允许转致 C允许反致、允许转致 D允许反致、排除转致 19下列不属于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的是()。 A区际冲突法的渊源只可能是国内法,而国际私法的渊源还包括国际条约等 B区际冲突法不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而国际私法必须考虑国际因素 C公共秩序保留在区际冲突法上的适用没有国际私法上适用广泛 D在冲突规范结构上,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不一样 20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适用于()o A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B具有不同国籍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C住所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D管理中心所在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21外国人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适用()。 A法院地法 B当事人属人法 C行为地法 D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22在物权关系上,主张动产和不动产一律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始于()。 A13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3对外国法人的承认,我国采取()。 A一般认许制 B特别认许制 C相互认许制 D分别认许制 24外

ca****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