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旧人教.pdf 立即下载
2024-10-30
约2.4千字
约2页
0
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荐下载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旧人教.pdf

推荐下载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旧人教.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
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B
2、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
C桔锄的使用D水利工程的兴修B
3、关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提条件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封建城市的兴起
C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形成D有益于各诸侯国的重商政策的形成D
4、公元前7世纪,鲁国某贵族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A300亩B500亩C200亩D100亩A
5、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都是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C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大力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B
7、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根本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A公田转化为私田B分封制崩溃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周王室的衰弱A
8、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主要方式是
A争霸战争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统一措施B
9、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改革的内容不同B改革的方式不同
C改革的性质不同D改革的结果不同C
10、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
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B
11.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
展,其根本原因是(B)
A.各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2、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①奴隶的反抗斗争②井田制的瓦解③生产力的发
展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C

二、史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
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
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
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疆域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如何看待其中的“民以殷盛”一语?
(2)材料二认为商鞅是怎样的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客观上代表当时哪一阶级的利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作者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13.(1)完全肯定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民以殷盛”过于夸大,是溢美之词。
(2)认为商鞅是“天资刻薄”、“少恩”的人。这一观点不正确。因为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过分看重个人的天
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人物活动及其结局的影响。
(3)客观上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要遇到一些阻力,总要经过反复和斗争。
(4)“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通过废井田、废除特权、奖励军功等措施,旧的奴隶制被
废除了。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三、问答题
14.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点的原因。
14.政治,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有: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大国争霸,西周分封的诸侯,
要服从国王,向周王纳贡并履行义务;春秋时王室衰微,周王的权威已下降到一般诸侯的地位。西周拓展
了疆域,地域广大;春秋时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疆界不固定。经济,西周和春秋主要不同点有:西周实行
井田制,有明确的使用规定,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春秋时,井田制已逐渐瓦解,到春
秋后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出现。原因:西周初期统治者重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采取行之有效的
政治经济措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使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奴隶社会逐渐崩溃。(5分)

15.概述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和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推荐下载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旧人教

文档大小: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