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成外包服务项目安装调试方案 6.1安装方案硬件安装 1、施工准备 在招标方组织完成设计会审并得到修正施工图后的一个工作日内由项目经理负责填写工程开工报告,并组织施工。 由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人员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开工协调会议,向建设单位汇报具体的施工准备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开箱验货 与建设单位代表、厂家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现场开箱验货,办好器材验收移交手续。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做好器材的保管及二次运输等工作。同时,如发现规格、型号不符或器材缺少等情况,及时通报监理工程师和督导工程师予以更换。 3、设备安装 1)核对施工图纸,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并且核对设备和设计中的设备类型是否一致,做到图物相符。 2)划线、打孔,将设备安装到位,调整设备垂直度和水平度,使其达到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 3)设备的安装严格按照信产部、原邮电部的设备安装验收规范及厂家的安装手册,在设备厂家的指导下进行。设备机架对地面用膨胀镖栓加固。机架用电缆走线架连接在一起。 4)按照图纸设计的路由布放设备电缆、尾纤及交直流电源线,做到三线分离,绑扎整齐有序,布放合理美观,各种线缆的弯曲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编扎、焊(卡)接设备电缆,使设备内电缆走向合理美观,每个焊点光滑、饱满,焊(卡)接牢固。对所布放电缆逐一校对、绝缘检查及设备静电检查。 6)在施工现场对项目部进行明确标识。做好各种线缆,设备标识,并标明施工区,设备器材堆放区。对施工现场杂物垃圾袋装,及时清理,保证现场清洁。 7)坚持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施工人员首先自检,下道工序检 查上道工序进行互检,质量检查组负责进行专检。 8)设备加电 加电前对电源线进行校对,特别注意检查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测量保护地线接地电阻、保险容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测量电源柜电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切检查无误后,在督导工程师指导下对设备加电。 6.1.2.调试方案 1、线缆测试 设备加电、数据配置结束以后,开始对设备的单机测试工作。主要针对网线、尾纤等进行测试,如有不符合施工规范的,则给予立即更换,并重新测试,达到验收标准。 2、试运行测试 线缆测试完成后,检测系统的长期运行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如有不符合设计规范的,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整改,并且重新测试。 6.2初步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 对工程的隐蔽部分与施工同时进行边施工边验收,在工程验收时一般不再对隐蔽工程进行复查。监理与施工单位配合,参加施工的每一过程,遇隐蔽作业,施工时和完成后与施工单位共同确认符合标准,作好监理验收详细记录,并对工程各项测试数据签字确认。监理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申请初验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后,在自查自检的基础上,按照规定和要求的内容、格式收集整理好交工(竣工)文件,向建设单位递交交工验收通知并提供竣工文件。建设单位收到通知和竣工文件一周后建设部门组织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维护等部门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初验报告 初步验收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审查竣工资料,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落实解决,在初步验收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送初步验收报告。初步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概况; 2、初验工作的组织情况; 3、初验时间、范围、方法和主要过程; 4、初验检查的质量指标(应附初验测试指标)与评定意见,对施工中重大事故处理后的审查意见; 5、对实际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投资和建设工期的检查意见(如与原批准的计划不符,应有相关部门的批复); 6、对工程技术档案与原有技术资料的检查意见; 7、关于工程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及财务规定的检查意见; 8、关于工程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及财务规定的检查意见; 初步验收目标 1、实际建设规模、投资和工期与设计、计划、合同符合; 2、安装设备型号、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工程资料与现场施工情况一致; 4、竣工技术资料的编制符合技术档案要求。 6.3工程试运行 初步验收合格后,按照设计文件(或合同)规定的试运行周期立即组织工程的试运转,对设备性能,设计、施工质量和系统指标等进行全面考核。 试运行目的 试运行目的通过既定时间段的试运行,全面考察通信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通过实际运行中各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全面考核,来检验子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平稳地移交给运行管理部门。 (1)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检测 1)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应用考核; 2)通信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3)监测数据的长期准确性和完整性; 4)系统长期安全性能; (2)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1)在网络不稳定的条件下,平台工作的稳定性、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库异常的条件下,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3)健全系

ca****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