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doc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6.8千字
约7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doc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提升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陕西安康高三质检]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观点出处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江有典《史外》(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虽(东林)宪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四库全书总提要》A.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B.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
C.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D.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
2.[2019·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三模]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没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向”;明英宗时“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A.消除了吏治的腐败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D.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3.[2019·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借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4.[2019·杭州二中高三选考仿真考试]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这说明雍正时期()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分权制衡D.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
5.[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清代的地方官员绝对不被允许在自己的出生县份乃至省份服务,也不能与其亲戚乃至同省乡亲同时在相辅或相近的位置上任职。这种制度性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易于形成利益集团实现权力制衡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无关
6.[2019·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7.[2019·内蒙古赤峰高三一模]居民身份结构的比例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读《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图反映了()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8.[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绅商”“儒商”频见于当时的历史文献。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道光十年(1830)就出现了二十余万。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
A.嘉道时期的学术转向B.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D.明清时期社会转向的内部动力
9.[2019·广东深圳市高三二调]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10.[2019·广东东莞高三三调]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11.[2019·成都市高中毕业班三诊]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D.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12.[2019·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