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新文化運動的展開 五四學生愛國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擴展 大眾文化 市民文化的興起─以上海為例 鄉村景況與鄉村建設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展開(二)新文化運動的提倡 1.新文化運動發源地:北京大學A.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於戊戌變法時期)B.樹立自由學風:蔡元培擔任校長 2.最具代表性刊物:陳獨秀創《新青年》-民4A.批評儒家傳統-「打倒孔家店」B.提倡西方的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 3.胡適積極提倡白話文A.致力引介西方文化,倡議中國的「啟蒙」運動B.開啟疑古學風五四學生愛國運動(二)「五四運動」的爆發-1919 1.巴黎和會消息傳回,國人群情激憤A.五月四日北大學生集合於天安門廣場B.高喊「還我山東」、「取消二十一條要求」等標語 2.軍警逮捕學生→各地學生、商人、工人紛起響應A.舉行罷課、罷市、罷工B.抵制日貨,拒簽和約 3.北京政府釋放學生,中國代表拒簽和約(三)五四運動的影響 1.造成學生運動蓬勃發展→成為後來政治動員的利器 2.激起高昂的民族主義→有利於後來的「反軍閥、反軍國主義」 3.重新檢視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劣→把新文化運動推向高峰新文化運動的擴展2.最具影響力的白話作家-魯迅(周樹人)A.體悟只有文學才能改造人心B.代表作a.《狂人日記》-藉小說形式諷刺傳統禮 教「吃人」b.《阿Q正傳》-對中國民族劣根性做了全面的批判 (二)婦女解放運動 1.背景:清末推行新式教育→女子教育隨之興起,女性自覺開始抬頭 2.積極參與學生運動:五四運動期間-提升了婦女地位,獲得政治與社會運動的經驗 3.爭取權益:婚姻自主、自由戀愛、節育觀念 4.改變在家庭中地位:經濟獨立的職業婦女 5.胡適翻譯易卜生名劇《傀儡家庭》:鼓勵婦女勇於追求自我,爭取解放與自主(三)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評估 1.大力抨擊傳統文化A.出現「全盤西化論」B.攻擊最猛:陳獨秀、吳虞a.陳獨秀-於《新青年》發表文章b.吳虞-攻擊傳統禮教 2.肯定中國文化A.羅素(英)-推崇中國的道德與政治哲學B.梁啟超-遊歐歸來發表《遊歐心影錄》 3.主張融合中西之長:再創新文化市民文化的興起─以上海為例鄉村景況與鄉村建設運動3.南京國民政府曾進行改革 A.努力:a.培植建設農村人才b.設立實驗縣進行局部改革c.推動「二五減租」B.成效有限:a.改革阻力太大b.內憂外患不斷C.影響:給予中共土地革命的溫床(二)鄉村建設運動 1.知識分子投入鄉村建設運動A.梁漱溟-在山東鄒平縣進行鄉村建設B.晏陽初-在河北定縣推動農村改革C.陶知行-在南京設立學校培育人才 2.成果A.農村識字率提升B.衛生條件提高C.農業生產增加

ca****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